
春色如许 繁华似锦
大自然里的一些精灵,总能比我们提前感知四季的流转与变化,比如烂漫的繁花,就有这种傲人的禀性。
上海是一座不缺花香的城市。元旦、春节过后,迎春、腊梅、郁金香、梅花、玉兰、樱花等,便开始次第点缀我们的生活,让人的心情格外愉悦。
近年来,打造“公园城市”不仅成为上海生态建设的热词与实务,还作为重点任务屡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实施“千园工程”,建设环城生态公园带,新建公园120座,新增森林5万亩、绿地1000公顷、绿道200公里、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
2023年,加快建设世博文化公园南区、三林楔形绿地,新建公园120座,新增森林4万亩、绿地1000公顷、绿道200公里、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
今年,推动世博文化公园南区开园,再新建公园120座,推动30座城市公园24小时开放,新增森林3.1万亩,继续新增绿地1000公顷、绿道200公里、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
这无尽的春色,必然是大自然对友好者的慷慨回馈。随着“一江一河一带”建设的不断推进、“环上公园”“口袋公园”层出不穷、城市“微更新”落到实处,如今的上海市民,不仅可以专门安排一次行程,举家前往宝山顾村公园、金山花开海上生态园这样的超大型公共空间踏青游玩,还能在市区黄浦江畔、苏州河边、闹市街头,甚至自己的家门口、窗帘下,欣赏到不同类型的景观和各色花卉。
诗有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古人所说的花朝节,也就在最近这几天。花儿们无需刻板地计算气温是否符合了“入春”的标准,待时节一到,她们便忍不住地只把春来报。
这一半春色,交给花儿们尽情去展现。而另一半,自然要犒赏那些勤劳的人们。快递小哥的篮筐里,还留着前夜春雨打落的几枚花骨朵;环卫工人们将坠落路边的樱花瓣扫起,让城市更加美丽而整洁;晨读的学子,看着窗外校园里最粗的那棵玉兰树,仿佛学业也变得轻松了。
千万别眨眼,再不用几日,柳枝绿、桃花红,更斑斓的春色,即将接踵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