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沏壶好茶,摆上茶点,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分享新春喜悦—— 元宝茶甘醇清香,讨口彩好运吉祥
昨天是龙年正月初七,静安区的老上海茶馆内,茶客陆女士身着一袭优雅的旗袍,点上一份特色的元宝茶,品味着这份独特的年味。元宝茶,因青橄榄形似元宝而得名,青花盖碗里,泛着淡绿的茶汤,冒着热气,里面圆圆滚滚、两头尖尖的青橄榄恰似元宝。
每年春节,元宝茶都备受追捧,成为茶馆的爆款产品。服务员泡茶时祝语连连:“送元宝了,鸿运当头。”当陆女士揭开青花盖碗的茶盖时,服务员高声喊出:“得宝发财、涨财添运、恭喜发财、平安康宁。”元宝茶喝在嘴里,满口的清香,让茶客们个个心情愉悦,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
元宝茶成为民俗茶
元宝茶历史渊源深厚,南宋诗人陆游曾写下诗句: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其中“橄榄茶”,即元宝茶。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元宝茶代表性传承人张荐茗告诉记者,上海在唐、宋时期,因辖域内有航运发达的青龙港,而被誉为“江南第一贸易港”,当时也称为“小苏杭”。元宝茶的主角——橄榄,就是从福建运至青龙港,再转运至苏浙皖赣等江南地区。
南宋因都城南迁至杭州,而江南地区茶文化也较浓厚,使上海成为元宝茶物质和文化的交汇点,也使上海成为孕育、发展元宝茶的中心点。
在上海,春节期间许多食品都有吉祥的别称,如蛋饺被称为“元宝”,肉圆寓意“团圆”,青菜则被称为“安禄菜”,黄豆芽则是“如意菜”。而橄榄,在上海话中也被称为“大福果”和“元宝”,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春节期间,餐厅在上菜前会先奉上元宝茶,以表达对客人的新春祝福。在戏院中,观众们也是一边品味元宝茶,一边欣赏精彩的戏曲表演。元宝茶已经悄然融入上海人的生活中,成为一种独特的民俗茶文化。
张荐茗介绍,从1999年最初开业时,老上海茶馆就在老城厢为茶客提供元宝茶。老上海茶馆搬迁到静安区之后,作为传统民俗项目,老上海茶馆的元宝茶在去年年初被列为第四批区级非遗项目。
促进人与人之间沟通
除了讨口彩之外,在春节,元宝茶更是人与人之间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
“在家庭里,晚辈向长辈拜年时,会沏上一杯元宝茶以表敬意;守岁时也要沏好元宝茶来迎接新的一年。人们感觉沏好元宝茶,摆上茶点,就可以聊家事、聊期盼、聊感情,这样欢聚一堂才其乐融融。”张荐茗说。
为了推广元宝茶和传统文化,张荐茗还组织了许多活动。他在学校通过元宝茶活动推广孝文化,鼓励孩子们在春节时给父母泡一杯元宝茶,以表达孝心。父母也可以用一句话或者小礼物回赠孩子,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为了欢庆新春佳节,老上海茶馆特别推出2.0版的元宝茶。新款元宝茶在茶具方面进行了升级,选用了繁花锦簇的茶杯造型和图案为花团锦簇的牡丹,寓意着“花开富贵”。此外,他们还设计了盲盒款的元宝茶,盲盒里面有各种吉祥卡,包括“恭喜发财”“早生贵子”等祝福语。
为了方便茶客携带和赠送亲友,老上海茶馆还推出了元宝茶礼盒,包含一只精美的“元宝茶专用盖碗”、五小盒元宝茶及一袋糕点。茶客们可以将这份充满年味和祝福的礼盒送给亲朋好友,共同分享新春的喜悦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