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山写生作品展》在沪开展,地域印记《景迈山》新书交流会举行
1月6日,“且将胜景入笔端——《武夷山写生作品展》”,在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陕西北路上的艺享空间开展,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反映全球首个茶文化世界遗产、我国第57项世界遗产联结城乡地域印记内容的新书《景迈山》,同时举行了研讨交流会,共同助力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对外传播。
图说:地域印记《景迈山》新书交流会举行。主办单位供图(下同)
据介绍,此次《武夷山写生作品展》,展出了书画家们创作的30余幅写生作品。展览缘于沪尚墨缘理事长与上海茶叶学会会长高庆宏的相约品茶,高庆宏希望在收藏圈中,有这么一群上海书画家,对茶情有独钟,对收藏与书画又精通一二。于是,静安沪尚墨缘书画公益中心和静安收藏协会艺享空间,共同策划组织了“武夷山风景写生行”活动。去年11月中旬,王葆平、俞国荣、万跃申等10位画家,从上海出发,前往风景胜地福建武夷山实地写生一周。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还曾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是风景优美、人文荟萃的名山。在现场,画家对各类景色进行了写生,有的画家回沪后根据写生稿,进行了新的创作。展示的30余幅作品,艺术地再现了武夷山的美丽景色,同时体现了画家走向大自然“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良好创作态度。
图说:《武夷山写生作品展》在沪开展。
景迈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境内,在这片中国版图的“极边之地”,有着世界上年代最久、保存最好、 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有着独具特色的建筑、风俗和宗教等少数民族文化。千百年来,傣族、布朗族等民族共居于此。2012年11月,景迈山古茶林景观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由左靖主编的新书《景迈山》,记录了景迈山从一个古村落延续到整个文化遗产区域持续7年的项目,景迈山项目从中华优秀传统茶文化出发,对新晋世界文化遗产普洱景迈山的制茶工艺、乡土建筑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传统节庆风俗等文化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
作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资助项目,“景迈山,联结城乡的地域印记”,此次以中国“茶”为源,举行跨界融合的讲座交流,以“共创、共建、共享”的艺术乡建生态理念,融插画、版画、摄影、人文历史与人类社会学研究于一体。通过多样设计文化的综合、整体呈现,结合展示我国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文创设计,总结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工作方法、发展理念与未来思考,将文化遗产的文创作品与审美、教育和功能性结合在一起。
碧水长流,茶韵墨香。在艺享空间品读书画家笔下的茶山武夷魅,品读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的著名茶山,感受武夷山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水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