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年摄影展点亮都市美好生活,静安雕塑公园下面有一处艺术空间!
静安雕塑公园是上海市中心唯一的一座雕塑主题公园,也是一座开放式的城市公园。最近,一场以“空间进化”为主题的摄影展览在静安雕塑公园举行,展出的是第七届“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有意思的是,这场展览的现场其实是在公园的地下。
那么,这场摄影展作品有何特点?展览的空间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本期《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前往静安雕塑公园展览现场进行探访。
《上海会客厅》节目
当天下午,记者出发之前先通过叫车平台定位“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手机显示艺术中心地址为石门二路。司机停在了静安雕塑公园1号门正门口的石门二路上,记者沿着石门二路往北走,但没有找到艺术中心入口。
记者只能返回静安雕塑公园,从1号门进入,打电话给上海市摄影家协会的老师,他站在小道上朝记者招手。原来,艺术中心入口就在从1号门进园之后小道的旁边,而记者之前一直都没有注意到这栋建筑。
从公园1号门进入,可以直接找到艺术中心入口
而摄影展览在B1层和B2层,记者沿着台阶一楼走下去,这里可谓是别有洞天。为了展示艺术中心的深度,记者拍摄了一张从一楼悬挂到B2层位置的展览海报。
从一楼悬挂到B2层位置的摄影展览海报
静安雕塑公园的特色是雕塑。雕塑作为三维艺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材质、形态和表达方式,塑造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而摄影作为二维艺术的代表,通过镜头的捕捉和瞬间的定格,将立体的世界转化为平面的影像,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享受。两者的结合,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
当天恰好是第七届“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摄影大赛的闭幕和展览的开幕。摄影大赛由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组委会办公室与上海市摄影家协会携手合作,共同主办。
展览作品
据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宫明军介绍,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艺术盛事,每年都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艺术家和观众的关注和参与。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摄影大赛和展览实际上也是静安国际雕塑展的一个重要活动,其影响力和受众面都是非常广的。
而今年摄影展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邀请了长三角地区一些摄影名家和摄影大家参与其中,通过他们的独特的镜头及其视角来反映静安雕塑公园的一些艺术作品。
摄影大赛邀请长三角地区摄影家参与其中
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沪苏浙皖四地摄影名家相聚静安雕塑公园,开展为期两天的“长三角摄影名家静安采风”活动。三省一市共有11位摄影家参与其中。采风期间,摄影家们以静安雕塑公园为原点进行创作,同时,对国泰君安绿地、张园、苏河湾万象天地、大宁久光中心等点位区域进行拍摄。用镜头捕捉公共艺术从公园走向街区,从街区融入城区,点亮都市美好生活的诸多细节。
所以这次大赛评选出来的作品在展览当中分两部分呈现,一部分是获奖的大赛的作品(包括一二三等奖),还有一部分是长三角摄影名家拍摄的作品。
展览现场,长三角摄影名家介绍
作为老静安,记者当年曾经住在北京西路,也就是今天静安雕塑公园的东门附近。通过当天的实地探访,记者第一次发现,当年自己居住的石库门弄堂,如今下面还有这样一处独具特色的艺术空间。宫明军告诉记者,在静安雕塑公园地下的艺术中心,实际上是整个公园的配套艺术空间,而在2023年5月,上海公布首批15个“美术新空间”,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也名列其中:
因为我们觉得雕塑公园整体的户外环境非常好,但是作为未来打造“24小时开放公园美术馆”,它还需要一个室内场所,对公园来说,室内的场所跟室外联动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所以我们每届雕塑展不仅有公园户外作品,同时也有室内的作品进行展陈。
除了举办雕塑展,艺术中心也是公园举办室内活动和公园加其他文化的多功能空间。我们还有一些小型音乐会,一些学术报告的发布,一些文化研讨会都会在这个地下空间来举办,而艺术中心今年成为了上海首批“美术新空间”中的一员。
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今年成为上海首批“美术新空间”中的一员
在展览现场,记者遇到了著名摄影家、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杰,他全程参与了这次摄影大赛:
雕塑是城市建筑的一部分,给人带来艺术与美的享受,这也是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市民非常需要的场景。这次摄影展值得市民和摄影爱好者来观摩,用心去欣赏,感受艺术的力量,通过参观、交流和学习,也可以进一步提高个人的摄影水平。
在王杰看来,静安雕塑公园原址曾经是上海的石库门弄堂建筑,艺术中心从原先市民的生活化场景,转身成为如今的艺术创作、文化和市民休闲的场所,是非常值得点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