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叶季进入第二波,在上海寻找最文艺的叶子!
魔都的落叶季已经进入第二波,这应该也是今年落叶季最后的观赏期了。按照今年的城市落叶景观道路一览表,第二批落叶景观道路的观赏时间为12月1日到12月15日,个别景观道路持续到12月20日,主要树种包括悬铃木、无患子、银杏、白蜡、栾树等。
相信市民朋友已经看到很多缤纷的落叶了。那么,城市当中有没有与“文化艺术”相关联的落叶呢?本期《上海会客厅》节目,在这落叶优雅轻舞的时节,让我们去寻找城市当中最文艺的叶子吧!
《上海会客厅》节目
武康路是许多游客来上海的主要打卡地之一,在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记者发现墙上贴着一片大大的梧桐叶,长35厘米,宽39.5厘米。
原来,旅游咨询中心最近正在征集“大”梧桐叶,邀请市民游客自行收集一片梧桐叶,并与墙上的“大”梧桐叶进行对比,如果带来的梧桐叶更大,便可获赠建筑贴纸包一份作为纪念品。据悉,这个活动到12月20日截止。
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墙上贴着一片“大”梧桐叶
寻找秋日里的“大”梧桐叶
恰逢落叶季,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还推出了“梧桐叶”留言卡活动,邀请市民和游客写下关于武康路的美好记忆,将满载回忆的留言卡留在梧桐深处的老房子艺术中心。
武康路两旁有不少梧桐树
记者走在武康路上,发现路两旁有不少梧桐树,加上花园洋房式的老建筑,让整条路都显得十分文艺。徐汇区文旅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墙上的那片“大”梧桐叶应该是来自武康路。
记者来到上海的网红打卡地之一张园,据说这里有一片上海最大的“落叶”,原来,这是一件“法桐”装置艺术作品。前段时间,“法桐”曾经出现在茂名北路的限时步行街,当时曾以漂亮的夜景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后来这件“法桐”入驻张园,重新焕发出活力。
上海最大的“落叶”:“法桐”装置艺术作品正面和背面
“法桐”曾经出现在茂名北路的限时步行街
据策划方介绍,这件作品名称叫《法桐叶》,由景观艺术家香存创作。装置以法国梧桐叶片轮廓为创作蓝本,通过逐层缩小叠加,形成具有透视效果的立体装置。正面每一层之间的间隙用花卉和灯带装饰,四层喻义一年四季的时光变幻,灯带突出叶片的层次感,金色为其主基调,从外围向中心由红色、橙色、黄色、白色渐变,中间的法桐叶形镂空部分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背面为一整面植物装饰,以垂顺感的植物组合形成飘逸浪漫的氛围。
法国梧桐,凝结着海派的意蕴和积淀。百年前,第一颗法国梧桐在上海落地生根,如今仍然延续着上海人的浪漫与文艺。记者在12月10日去张园拍摄时,发现有不少游客在《法桐叶》作品旁纷纷拍照打卡。
与张园毗邻的威海路的落叶
威海路和茂名北路,这两天也是落叶纷纷,不过威海路和茂名北路不属于“落叶不扫”景观道。记者在采访当天中午就看到环卫工人在及时清扫路面的落叶,所以很难拍摄到大量的落叶镜头。
今年1月正式开放的徐家汇书院,最近迎来了开馆以来的第一个落叶季。前不久,参加上海国际诗歌节的海内外诗人们给书院带来了诗歌与欢笑,记者当时还拿到了几片写有诗歌的“树叶”。
用叶子以徐家汇书院为背景进行拍照打卡
诗人们的诗歌节选
这两天,书院门口飘然而至的落叶也成为了一道风景线,有游客捡起地上的叶子以徐家汇书院为背景进行拍照打卡。
走进淮海755,一场名为“你好,叶小姐”的落叶艺术公益展正在多个空间呈现。现场有140多幅艺术家参与创作的落叶作品,形式从架上绘画到装置艺术。从手工摆件到多媒体技术,这个展览将持续到2024年的1月1日。
“你好,叶小姐”落叶艺术公益展艺术家参与创作的落叶作品
你好艺术创始人、展览发起人储门告诉记者,他希望通过艺术展的方式让市民共同来关注落叶:“我们相信每一片叶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不一样的,同理,每一次艺术展,每一位艺术家所完成的作品也是独一无二和完全不同的。”
上海音乐厅门口的银杏落叶 (潘燕雯 拍摄提供)
上海音乐厅门口的银杏落叶像是一层厚厚的地毯,周六(12月9日),上海音乐厅在户外广场上还举行了一场“银杏音乐会”,有市民朋友调侃,这里的叶子应该经过了音乐熏陶。市民玫瑰女士表示:“我个人还是更喜欢自然的落叶,静静享受就好。”
记者去上海作家协会采访时,发现作协内的小道上也有一层银杏落叶。有作家告诉记者,大家都觉得很美,所以保留了这一小片的落叶不扫,每天得以与作家们为伴。
上海作家协会内的银杏落叶
与上海电影集团毗邻的慈云街,是一条小马路,从2020年开始,这里就成为上海拍落叶的网红推荐马路和“落叶不扫”景观道之一。记者发现,慈云街虽然今年没有列入徐汇区的“落叶不扫”景观道,但仍然保留了银杏落叶。周末,有不少市民来到这里打卡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