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思衡、林明杰“有梦”音乐会:一场指尖与笔尖的对话
用艺术造梦
10月30日晚,钢琴家宋思衡与艺术家林明杰携手,在上海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带来一场别具匠心的“有梦”音乐会,音符与线条、旋律与色彩、指尖与笔尖在此碰撞。音乐会现场宛若一幅大型水墨丹青,飞檐、流水、松枝、雪墙,虚实之间,传递出“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的意境。
“有梦”音乐会现场
“80后”钢琴家宋思衡曾获法国玛格丽特·隆国际钢琴大赛冠军,他近年来不断探索钢琴演奏新玩法,从文学、戏剧、绘画到多媒体,求新求变。宋思衡从2020年开始创作,希望用自己的音乐语言来表达自我,捕捉时代的气息。“有梦”音乐会现场,宋思衡演奏了他自己创作的《闷》《春天里第一棵桃花树》《独处》等作品。
宋思衡与大提琴家吴敏喆
一曲《明月山石》结合巨幕投影,曲中有画,画中有曲;《彩虹花》嵌入童声与主持人陈蔚的朗诵,用童话故事给观众带来治愈与回味;《独处》中,宋思衡与大提琴家吴敏喆配合,如高山流水遇知音,刚柔并济;宋思衡还与小提琴演奏家黄蒙拉的女儿合作了一曲《梁祝》,琴音唤醒许多人的记忆,大家情不自禁地用手指打起节拍。
宋思衡与小提琴演奏家黄蒙拉的女儿黄羽馨
作为第七届静安国际雕塑双年展室内展,艺评人、艺术家林明杰的展览“鱼有梦”正在展出。布面油画、纸本彩墨、亚克力综合材料、柴烧陶瓷、装置作品、数码影像……他用各种质朴纯粹的表现形式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在“有梦”音乐会现场,作品可欣赏,展区可漫步,音乐有温度。
老朋友们
宋思衡与林明杰的跨界合作,塑造视觉和听觉的通感,实现美术和音乐的跨界,也延续了“克勒门文化沙龙”的海派文化基因。十多年前,由作曲家陈钢、主持人阎华等创立的“克勒门文化沙龙”,已成为海派文化符号之一,秦怡、童自荣、曹雷、梁波罗等名家都曾来做客。
法国歌手安娜、艺术家林明杰和作曲家陈钢
宋思衡说,自己和林明杰有同样的梦:守护上海的美好。“我们每个人都有梦,各种各样。而今天的‘克勒门’,无论是林老师的画还是我的音乐,都是为了守护上海的美好。为什么?因为我们从陈钢老师的音乐和精神里共同继承了这个梦。”
黄羽馨、陈钢和宋思衡
“克勒门文化沙龙”不断梳理和挖掘城市的文脉,艺术家们通过思考、创作与分享,温暖别人,也治愈自己。陈钢说:“而今,‘老克勒’们虽已渐渐老去,但‘克勒精神’却被重新认知,以各种新的方式传承,结出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