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在上海街头,邂逅流动的艺术风景
“第九届上海街艺节”今晚开幕。来自海内外的街头艺人们将在旅游景点、公园广场、购物商圈等街艺表演点,为市民观众带来200余场“零距离”演出,用美好音乐温暖这座城。请听报道:
傍晚,一曲《南泥湾》在静安大宁音乐广场响起,让匆匆赶路的行人停下脚步。台上表演的是几位上海持证街头艺人,37岁的董亦含在其中担当竹笛的演奏。这位法国留学归来的硕士,本职是一名汽车工程师,工作闲暇之余,他总会在静安久光商圈身着汉服表演。
“我之前在法国留学的时候,就在街头吹中国的萧、笛子,回到上海自然而然的也想把爱好保留下来。我觉得街艺节已经慢慢的变成了除了演员之外,街艺的粉丝、市民,来我们上海旅游的都可以一起参与到里面,把它当成共享美好生活的一个好时节。”董亦含说。
从2014年上海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街头艺人持证上岗的城市,再到三年前,市演协从300多名持证艺人中考评选拔“上海城市艺人”,如今已建立起了一支街艺的“中坚力量”。这其中,像董亦含一样的海归和硕士不在少数。通过考核制度、“退出”机制,以及一支督导团队的管理,换来了每次街艺演出的有序安全。董亦含说:“我们有14项的规定,算是我们的一个承诺,比如说不迟到、不影响市容市貌,要非常文明对待一切的观众。我觉得这也是我们一个生存之道,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包括文化素质技巧,然后才能把街艺在上海扎根下去。”
如今,越来越多的旅游打卡景点也成为上海街艺的驻场表演点。每当夜幕降临,黄浦江边陆家嘴一带绚丽璀璨的灯光景色,就会与“富都滨江街艺表演点”的音乐浑然相融,吸引游客行人席地而坐。而静安公园可谓是“上海街艺发源地”,街头艺人8090组合在这里唱歌的视频,通过网络传播,已吸引了全平台百万粉丝的关注。成员罗小罗和小廖同学说,在街头表演大家的交流是更加直接的,很多观众都跟他们说,上海是一个有音乐、有温度的国际大都市。
“很多朋友就会从全国各地云南、青岛、广州特意过来的,然后来现场来感受一下。”“我觉得我们作为街艺的一部分,能够为上海这座城市算是做一点点贡献。”
未来一周,还将有“上海街艺节流动剧场特别演出”在杨浦、长宁、黄浦、虹口等城区全面铺开。通过市演协对持证街头艺人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属地管理部门的参与,上海街艺节已成为这座城市的重要文化品牌。静安区文旅局副局长吴芳艺说:“因为城市管理可能还没那么精细化的时候,是不大允许在街头摆摊进行演出的,但是持证上岗的表演,能够感受到城市的管理当中,又有包容度,又有温馨的地方,这也是城市的文化内容很重要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