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出不同侧面的上海 歌手董诗云用歌声献礼家乡
上海歌手董诗云。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本报讯 从《辅德里》《上海谣》《意难忘》到《我们的上海》,一首首重新编曲的歌勾勒出上海百年城市文化发展脉络……9月10日晚,上海歌手董诗云的“云海如诗”演唱会在大宁剧院举行,十七首中外歌曲,是这位上海小囡送给她出生和成长的城市的礼物。“上海给了我一颗开放和包容的心,城市生活里的种种细节都是我创作的灵感来源。我希望可以通过音乐分享自己对生活的热爱,给大家带来一些治愈,一些力量。”她说。
由上海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获得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这场演唱会,董诗云用音乐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编织在一起。
《辅德里》是静安出品的首部聚焦中共二大的同名非虚构戏剧主题曲。这部作品以第一部党章的诞生与守护为脉络,呈现100年前革命者的命运、出路、使命和爱情《辅德里》原唱是董诗云的师姐黄龄,而董诗云也受邀在《辅德里》未来的演出计划中饰演向警予一角,传承红色基因。她说:“我希望这首歌能唱出上海姑娘的柔情,也唱出中国姑娘的坚韧。”
演唱会上,董诗云还选择了中文歌、英文歌、韩文歌等不同语种不同风格的歌曲,这得益于她在澳大利亚和韩国求学的经历,也得益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开放的视野。其中一首歌名为《食诱》,由她自己创作,曾获“东方风云榜”周榜季军。歌中,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炒爆熘炸烹炖煮种种烹调手段汇聚,味觉上包罗万象,当然还少不了咖啡和芝士蛋糕。“种种味道的共存与融合,正是海纳百川、包容创新的海派文化的一个缩影。”
董诗云身上,也有江南女孩的柔情似水。演唱会上,她用沪语演唱了一首《上海谣》:“我家住上海,一代又一代,十里洋场大舞台,中外名流寻梦来。多少老外和老板,工人、大亨还有小贩。哎,生活多精彩。”
整个舞台仿佛一台时光机,借助影像与音乐实现时空转换,呈现出上海城市风情的变迁,观众跟随董诗云一起被时光之轮推着前行,艺术、时尚、音乐融合在一起。主持人金炜带领观众沉浸式进入上海静安的“文化之旅”,歌手平安、林杰也作为演唱会嘉宾亮相,精彩献唱。
她还透露,11月,她将在上海音乐厅再开一场演唱会,届时,她将与评弹名家高博文跨界合作,把评弹与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让江南的声音更当代、更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