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大“顶流”签约、两位专家聚首 故宫与上海科技馆牵手激活无限可能
科学与文化融合将激发怎样广阔的想象空间?各自领域的两大“顶流”-故宫博物院与上海科技馆今天晚上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位专家-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和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以“科学与文化融合,社会场馆如何为学校教育提供高质量服务”为主题,畅谈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力量。
一直以来,故宫博物院与上海科技馆都致力于以各自丰富的场馆资源与学校教育深入对接,为青少年提供高质量服务、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长。2021年,故宫博物院和上海科技馆等16家具有“头部”引领地位的科技文化场馆、科学文化领域的社会组织和研究机构发起成立“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希冀以纵横联动向公众提供跨界融合的科技文化资源和公共服务产品。
为了更好履行联合体的社会责任,凝聚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合力,两家场馆共同发起本次活动,旨在促进科技文化场馆融合发展,更好地凝聚优势资源,汇集科技文化领域的核心力量。
此前,故宫博物院与上海科技馆已通过联合举办“清宫兽谱”展览等项目活动联结起纽带。此次故宫博物院与上海科技馆签署合作协议,旨在深化合作关系,以协同创新促进科学技术与中华文化的深度融合。
根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在人员交流、学术交流和展示教育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如联合举办科技与文化系列研讨会、系列讲座、学术会议,沟通交流相关研究信息及最新学术成果,通过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重点面向全国青少年推进科普教育。
暑期研学游热度不减,北京故宫博物院一票难求的消息持续引发关注。现场,王旭东表示,公众可以通过“故宫博物院”小程序,云上观展。2019年,故宫博物院推出了线上数字文物项目“数字文物库”。在公开186万余件藏品基本信息的基础上,“数字文物库”文物总数超过10万件,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文化服务水平,让数字文化资源成果更好惠及大众。
同样在假期,上海天文馆门票也是“秒光”。倪闽景说,上海天文馆也在借助数字化技术扩大影响,数字孪生天文馆已在2023上海人工智能大会上已发布,充分满足公众观展需求。
此外,如何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场馆教育,尤其是以“科学+文化”双引擎优化教育服务供给,是两馆的核心关切之一。两位专家就此展开对谈,各自分享了身份和工作转变中的新视角和新思考,交换了对科学与文化关系的看法,分享本馆的融合实践并阐述博物馆与科技馆的融合路径。他们分别表达故宫与科技馆应当如何调动和探索自身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资源,打造高质量校外教育课堂的方法,并留下了寄语,为未来场馆践行教育使命提出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