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心之乐”如何“会心”写就?梅子涵:学好语文,要对文学有亲近感
静安讲坛聚焦“生命中有光芒”
“散文不像小提琴,也不像钢琴,最像大提琴。它的声音是生活的声音,不是高到云霄里,而是低低、沉沉又优雅的。”6月17日,作家梅子涵带着人文散文集《绿光芒》做客静安区图书馆与静安区作家协会主办的“静安讲坛”,分享创作历程和生命中流淌的温暖。
谈到光芒,人们的印象通常是暖暖、黄黄的,而梅子涵所写的却是绿光芒。“我写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情。怎么比喻每个人的生命?你说一个人是一棵树吗?没那么大。一个人有点像树上的一片叶子,长出来是碧绿的,然后黄了、枯了,一瞬间掉落下来,就被扫走了,从此不见。就像很多普通人的生活,他们也绿过、红过,但你没有留意。一抬眼就能看到太阳,但树上那片碧绿中的小小一片,你看不到。我写的全是像绿叶子一样的小人物,扫地的、修鞋的,保安、快递员……”
生命枝头每一片绿叶或飘落的响声里都有闪耀的光芒,关键是要有一双能发现平凡生活中光亮和诗意的眼睛。学生送来的桃子饱含的感恩之心,快递小哥黝黑额头上汗水折射出的生活艰辛与努力,普通保安的质朴热忱中流露出的美好和诗意……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是绿色的光芒。梅子涵表示,《绿光芒》中的故事是他用了五年时间缓缓写成的,是一本给人生的书,给孩子的书,同时也是写给自己的书,里面记载了自己“很多年前的故事和现在的每一天”。
这场“静安讲坛”举办当天,中考语文考试刚刚结束。梅子涵坦言,很多中学生、小学生面对作文题的时候不知道写什么,“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喜欢写作文的学生很少。”今年中考作文题《会心之乐》,要在拿到题目的很短时间里谋篇布局好并不容易,还要搜寻脑海里的好词好句,“‘会心之乐’的完成并不‘会心’,语文学习不容易,要调度很多生活、情感的记忆,还有所谓的道理,这些都需要平日的阅读积累。”梅子涵说,中小学生要写高水平的作文不太容易,是因为人生履历还太短,“没有遇到太多苦和辛酸,甜的遇到了,但不觉得很甜,因为没有遇到过苦。只学语文课本,是很难把语文学得非常好的。多读文学书,实际上就是帮助你敲响、唤醒生活中的记忆,引起你对现在所经历的日子的重视。从这一点来说,文学阅读,尤其是散文阅读很重要。”
在梅子涵看来,散文里“骂骂咧咧”的东西少,仿佛这个文体规定了写作的心情,就是谈谈小事情中的大情感。散文写作、散文阅读对成年人也有意义,可以让你触摸自己的记忆和生活中看似寻常的事情。“文学是很美的,但不要因此认为很美的东西就没有现实意义,没有实用价值。学好语文,就要对文学有亲近感。母语最高的境界、最美的样子,在文学里。如果说语言是纸和布,文学里的纸和布是做得很好的风筝,可以飞得很高,在空中摇曳时姿态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