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苏河湾畔“桥”见百年静安:13座桥讲述城市变迁与文化融合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19日电(记者 陈静)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母亲河,苏州河沿岸是上海最初形成发展的中心,催生了几乎大半个古代上海,100年沧桑搭建国际大都市的水域框架。蜿蜒的除了蜿蜒的水线、张张落落的河水,苏州河上的一座座桥,也是这座城市别具特色的景观。
5月19日正值中国旅游日, 今年的主题是:美好中国幸福旅程。当日,以“游苏河湾畔‘桥’见百年静安”为主题的微游活动活动暨静安苏河湾特色水岸探秘第二季度活动举行,人们或乘着水上游船纵览苏州河、或行走跨越苏州河两岸,在和风中感受城市的历史变迁与文化融合。
当日的旅程从四行仓库码头开始,沿河而行,游人途经乌镇路桥、新闸路桥、昌平路桥、西藏路桥、浙江路桥等13座桥梁。“苏州河上最早的一座闸桥是如今的福建路桥。老上海人也称老闸桥。所谓闸桥,就是以闸为桥,一闸两用。”静安区旅游服务中心专业讲师告诉游人,“明代中期,在吴淞江建一座水闸,在涨潮时关闭,挡住黄浦江泥沙,潮位低时迅速开启,使冲出的江水带走泥沙。1672年,在此重建三洞石闸,闸上有桥,可通行人,这就是苏州河上最早的一座闸桥。”几经拆建,2008年1月3日,改建后的福建路桥重新通车,车行道宽度从原来的7米拓至14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均可通行。
“浙江路桥,又称老垃圾桥,是一座连接静安区与黄浦区的过河通道、罕见的鱼腹式简支钢桁架桥,是苏州河上继外白渡桥后的第二座全钢结构桥梁,比外白渡桥晚一年。” “乌镇路桥,原为苏州河上的一座木桥,是解放军解放上海时通过苏州河上的第一座桥。”“ 新闸路桥,历史悠远,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由于这一带民族工业的崛起,新闸桥曾逐渐成为工厂运货、工人上班的重要通道。”…… 专业讲师全程将13座桥的来源和历史地位娓娓道来。
下船上岸,讲师又带领游人跨过新闸路桥穿越南北两岸,途径东、西斯文里、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蝴蝶湾公园等地,最终来到“苏河之眼”——昌平路桥。当天,在静安区旅游服务中心安义路点设置了“探秘苏河湾”的展览。
据悉,本次活动通过“桥梁”这一特殊的视角,让民众更直观地感受到静安区古今变迁。未来,静安区将继续推出更多富有创意和教育意义的文旅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