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收官:打造城市的戏剧风景
5月8日晚,由静安区人民政府、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戏剧学院共同主办的2023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颁奖典礼,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戏剧人士与戏剧爱好者汇聚一堂,随着12项大奖项逐一揭晓,2023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正式落下帷幕。
据介绍,今年“壹戏剧大赏”共收到144部剧目报名,继上一届后数量再创新高。数字的背后是戏剧人的坚守、也是文化的力量。经过激烈角逐,《活动变人形》摘得“年度大戏”,《繁花》第二季导演马俊丰获得“年度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的桂冠则分属于宝藏演员——《杂拌、折罗或沙拉》的蒋奇明和令《繁花》第二季更有分量感的资深戏骨潘虹。
今年的“年度最佳编剧”归属于《暧昧》的作者郑国伟,年度经典复排则由濮存昕执导的汉藏双语版《哈姆雷特》收入囊中。《钉耙骑士》在共鸣和治愈中挑战着观众对于戏剧的理解,被推选为“年度最佳小剧场”。《浪潮》以一方大水池和九宫格的升降平台的自由组合、升降等,体现了机械化舞美达到的高度,也挑战了演员的表演,获得了“年度最佳舞美”,《威廉与我》田晓威摘取“年度新锐导演”。
非虚构戏剧《辅德里》围绕“二大”展开了百年历史的恢弘长卷,找到并开拓了主题创作、红色题材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充沛的气势,带有属于21世纪新时代的超文本舞台叙事,以及演员充满激情、闪烁着青春光彩的集体即兴式表演等,赢得评委的一致认可,一举摘得“年度创新剧目”。
“媒体关注奖”诞生了两位得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作为国有院团,近几年来推出了数台高品质的主旋律大戏,也兼顾了原创和小剧场的演出,创作成绩十分突出和亮眼。“演艺新空间”这两年也是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种上海诞生的新的演出现象,融演出、消费、购物、住宿于一体,体现出了文旅融合的新趋势。静安现代戏剧谷以商圈街区、各类公共场所等全民参与、转角有戏的“全城有戏”,同样打造了演艺新空间的静安又一范例。
年度“中国话剧杰出贡献奖”颁给了87岁的国家一级演员,表演艺术家张先衡。他一登上舞台,就赢得了台下观众持久而热烈的掌声。多年来,张先衡在戏剧舞台、电视荧屏和大银幕上塑造了上百个人物,先后出演了《无事生非》《年青的一代》《再见了巴黎》众多代表作。耄耋之年的他,仍活跃在戏剧舞台上,散发着话剧演员的光和热。
中外国际视野、文学改编、星光剧场、经典再现、原创人气等六大系列23部剧目联袂,构成了2023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名剧展演”。静安区人民政府坚持惠民票价,展演剧目最高票价不超过600元,让更多观众少花钱、看好剧、多看剧。“不止在剧场”活动,让观众不止在台下观剧,还能在台下走进戏剧、体验戏剧。
2023中外家庭戏剧大赛邀请了“力量之声”组合作为首席推荐官,发布戏剧家庭集结令。3月15日启动网上报名通道以来,共收到2000余组来自上海及全国各省市的中外家庭踊跃报名,经评审产生了百个“美好戏剧之家”,其后经网络评选和专家评选,5月7日产生了最终“十佳美好戏剧之家”。此次大赛以戏剧为媒介,凸显家庭亲情,融入家庭教育,引导家庭美育,共建和谐社会。首次打造的“戏剧巴士”驶入街区园区、各大商圈、核心剧院,邀约戏剧爱好者“上车”,于“戏剧售票亭”“戏剧化妆间”“戏剧舞台”“戏剧超市”之间,成就一道流动的戏剧风景。
今年,2023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与“浓情静安·爵士春天”音乐节、上海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还实现了“三节首汇”同步举办。三大节庆活动联动了南京西路静安寺商圈、上海万象天地苏河湾商圈以及大宁商圈三大片区,覆盖静安区各主要商圈街区,三大节庆活动直接参与者达40万人次以上,打造了“城市即舞台,全民皆入戏”的“全城有戏”,带动了商圈客流的大幅增长,拉动了因戏剧、咖啡、音乐参与的餐饮住宿、购物消费,也让文化艺术浸润市民的日常生活。(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