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读书日,政法干警读什么书? 静安区成立政法机关读书会,举办首场活动
静安区政法机关读书会昨天在静安检察院举行 记者 王湧 摄
□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上海要继续当好法治“排头兵、先行者”,担纲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迫切要求政法队伍在铸牢忠诚的基础上,有更开阔的视野和眼界,有更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昨天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政法干警们都在读什么书?如何打造一支学习型政法队伍,更好以学正风,以学增智,以学促交流、促履职?
上午,一场生动的政法干警集体读书会在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举行。来自静安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国安的政法干警们济济一堂,11名政法干警代表结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体会,以“恪守初心,厚植信仰”“秉持公心,司法为民”“凝聚匠心,追求极致”“坚持恒心,砥砺前行”为主题,分别作交流分享。这也标志着“先静者 政能量”——静安区政法机关读书会正式成立。
《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中提到:依法治国各项工作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扎根社区13年,我时常问自己:从警的初心是否未忘、为民服务的热情是否犹在?”作为一线民警,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静安公安分局江宁路派出所民警周雅萍始终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她带领派出所青年民警成立了一支“红心为民服务队”。服务队为16岁渐冻症小病人送上人生中第一张身份证;下沉社区“助餐”“助医”“助行”“助急”……“我们将恪守初心,继续筑牢对党忠诚之心,筑实为民服务之路。”周雅萍说。
“司法为民,就是要始终把人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大多数司法案件是人民群众身边的‘小案’,办好每一起‘小案’,就是守住民心,就是厚植党的执政根基。”“总书记说,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我们检察工作怎么‘抓前端’?答案就是不能停留于就案办案,而要去深挖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来自静安检察院的检察官武晶、胡俊君结合实际工作和案例,分别从公心为民为本、科学工作方法、在学思践悟中实干等方面分享了自己读书后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迈向新征程,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作为一名金融商事法官,守护法治化营商环境,就是我追求的‘工匠精神’。”来自静安区人民法院的季玲玲、邱元超结合司法审判案件故事,从深度、温度、速度三个维度,分享诠释了自己对政法干警“工匠精神”的理解。“日前,静安法院被最高法挂牌命名‘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在新起点、新征程上,在守护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在护航区域发展、守护平安静安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追求卓越。”季玲玲说。
“总书记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2022年,静安区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勇当法治事业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的决心。”来自静安区司法局的谢颖琦、曹菁晟、顾亦扬、刘紫荆结合司法工作实践,从法治政府建设、公共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等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
近年来,静安区委政法委以加强政法文化建设为牵引,着力打造学习型政法队伍,形成了“初心向党,共读党史”“静检读书会”“法官书架”等一批特色学习活动品牌。接下来,读书会还将不定期举办丰富多元的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政法干警专业素养,强化使命担当,为“国际静安、卓越城区”建设提供更为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