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张园华丽回归:西区焕新揭幕 东区将于2026年年底呈现
如今,她不仅成为上海石库门建筑新地标,更将成为城市更新的独特范本。
11月27日,上海中心城区首个采用“留改拆”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张园西区正式揭幕。
本次焕新揭幕意味着昔日的“海上第一名园”张园在历经保护性修缮之后终于重回公众视野。如今,她不仅成为上海石库门建筑新地标,更将成为城市更新的独特范本。
始建于1882年的张园在时隔百年后惊艳重启,西区率先焕新揭幕。
张园区域内优秀历史建筑体量大、种类多。坚持保护为先,用心留存建筑文脉。
张园始建于1882年,是上海最大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之一,被誉为“海上第一名园”。以1919年为界,张园作为经营性私园的历史结束,逐步改建为石库门里弄住宅及花园住宅。
2018年,静安区启动张园地块保护性征收,遵循“留改拆”的城市更新理念,采用“征而不拆、人走房留”的方式,在改造中以保护与传承上海传统石库门里弄风貌为核心目标。在张园的修缮中实行了“一幢一档”的方式,张园内42栋、170幢、2053个房间都被清晰记录在案,工人甚至给每块地砖都标号进行修缮,尽可能一比一重现昔日风采。从一砖一瓦一门窗,到老建筑群墙壁上那些斑驳痕迹,以及屋内原本的布局,甚至每一块特殊花纹的地砖,修缮团队都尽量予以保留或还原。
2019年,张园启动旧改后,居民陆续搬离,这是从看得见风景的亭子间拍摄的张园77。
2019年,张园77。
张园的修缮中实行“一幢一档”的方式,尽可能一比一重现昔日风采。这是修缮一新的张园77。
2019年,张园居民楼里的木质楼梯,破旧不堪。
有的楼梯进行过油漆涂刷,在修缮过程中先要脱色,把它原来的风貌呈现出来,这也是对历史建筑本身的尊重。
2021年7月,张园启动保护性改造。在面积约4.68万平方米的张园区域内,目前保留有13处市优秀历史建筑、24处区文保点以及5处规划需要保留的历史建筑。在推进旧改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建筑的历史风貌并开展活化利用,是一道难题。
2019年1月17日,张园征收签约率达90%,居民俞素琴举着牌子绕着张园外围传播喜讯。
2022年11月25日,旧改居民满励初、郎中英夫妇受邀重游“更新”后的张园,连声夸赞。郎中英说,“张园旧改我是大大的受益者,现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希望改造后的张园快点开放”。
张园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始终秉承推进城市更新要有对建筑的敬畏之心这一原则,充分考虑上海石库门的文化传承,努力获得当地居民的认同,从而更好带动城市新旧功能的转化,打造出一代名园在原址就地变身且华丽重归的经典案例。
当天揭幕的张园力图重现“当代中国第一公共空间”的美誉,再现海派石库门的优雅腔调,为焕新城市、焕新生活、焕新生命力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城市更新范本。
张园77顶部冠以半球形穹顶。
张园77的东西两栋三开间主楼之间以圆形小厅相连,门与地坪纹饰均呈弧形。
窗楣、窗套装饰精美细腻。
底层两侧为敞开式长廊。
张园99为西式古典主义花园洋房,三层,砖木结构,原位私人住宅,为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
张园99雕花石柱。
水磨石小花纹地坪。
张园99的楼梯转角处还保留着过去生活的记忆——居民使用过的电表。
福如里建筑外立面为青砖清水砖墙,红色腰线。
福如里石库门门楣装饰,上有中式匾额,其四字额批中均带有“福”字,但部分字体已被抹去,经修缮后还原。
百年前张园“海纳百川、融汇中西、引领潮流”的精神气质传承到今天,展现出“中西合璧、重生焕新”的新面貌。除了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更要在“新”字上下功夫。
张园西区引入国际顶尖品牌入驻。
迪奥上海张园店主要呈现了女装2023早春成衣系列、迪奥2023春季男装系列,以及首次登陆中国展出“迪奥小姐”椭圆背椅。
路易威登中国区CEO走进迪奥精品店探店,两家都是路易威登集团旗下品牌,有竞争才有促进。
11月27日至30日为张园内测时期,12月1日起可凭借预约信息入园。
据介绍,张园西区将引入国际顶尖品牌入驻,并注重“首店”“首秀”“首发”效应,通过导入时尚消费,为张园赋予全新的商业功能和业态,打造中心城区具有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商圈商街;而在张园东区,未来将围绕办公功能,引入国际知名企业、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产业,带动片区产业升级。同时,始终把“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的思路贯穿到张园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之中。
张园西区率先焕新揭幕,东区仍在保护性修缮中,预计将在2026年年底前呈现。
在张园140周年欢庆之际,张园西区作为核心区域对外开放。
张园作为历史风貌街区保护和城市有机更新的标杆,正在为上海文化、上海购物赋予更多创新潮趣与历史底蕴完美融合的独特气质,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谱写出区域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