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师】上海市大宁国际小学校长徐晓唯:让每个孩子从心底绽放微笑
摘要: 2007年徐晓唯创办大宁国际小学时提出“微笑每一天,发展每一个”办学理念,创造公办小学探索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大宁样板“。
【名师风采】
徐晓唯,正高级教师,特级校长,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人民教育督察员,历任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副校长、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校长、闸北区实验小学校长,现任上海市大宁国际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先后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静安区首届领军人才等荣誉,主持“徐晓唯课程创新工作室”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
徐晓唯的办公室一直悬挂着一张大幅照片,“因为那张照片里,我在一群孩子们中间,那群孩子,笑颜如花。”在她看来,微笑,是阳光心态,是幸福感受,是快乐成长。
漫步在大宁国际小学,你会赞叹园林般美丽现代化的校园环境,高大上的科学实验室、体育馆、音乐厅、环幕云厅等顶级硬件设施,偶遇几个匆匆赶去上围棋、乐高选修课的学生,他们礼貌地问好,自信地微笑,一言一行难掩喜乐之情。像这样基于兴趣的选修课程,学校开设了近40门,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爱好与进程跨年级跨班级选课走班学习,乐在其中。
“微笑校长”,是业内对徐晓唯的雅称。2007年她创办大宁国际小学时大胆提出“微笑每一天,发展每一个”的办学理念,在那个素质教育还不盛行的年代,她坚持学校发展顶层设计与实践创新,力求打造一所“轻负担、高效能、融合多种教育资源优势,突显国际元素的现代学校”,并创造出上海公办小学探索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大宁”样板,吸引全市乃至长三角的同行纷至沓来取经。
2017年,她又勇挑重担,以名校加新校的创新模式,探索上海市大宁国际小学教育集团单法人办学。如今,微笑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高认同、高价值、高品质的品牌。
徐晓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发现和培育每个学生真善美的心灵。学校要培育身心健康、富有爱心、勤学好问、责任感强,具有国际视野、民族精神和领袖气质的现代小公民,让学生在短暂而富有独特创造力的童年,习得一辈子“笑面人生”的能力。
微笑的力量:思想引领办学
这是一块神奇的“微笑手表”,承载着微笑教育的新内涵:进出校门,学生或喜或悲打卡心情,学习自我情绪管理;手表随机监测体温、心率,还能计步,健康指数一手掌握;结合课堂三章评价(问号章、铅笔章和感叹号章),师生课堂即时交互的数据反馈学习状态;能量值反应日常习得、礼仪、活动等多项评价成果,学生兑换能量值,可参与校园开放活动、思迈集市、自主课堂等丰富的校园生活;大数据甚至能记录每个学生的校园活动倾向和空间活力指数,帮助学校增强开放管理效能,指导学生个性化学习……
大宁国际三四年级学生的手上,都戴着这么一块智能定制手表,试点两年来,它逐渐勾画出丰富多元的学生个性化数字画像,培养了学生校园生活的自主管理能力。
“好的理念,不在于绚烂,而在于能打动人心,润物无声。”徐晓唯坚持思想引领办学,从微笑存折到微笑手表,微笑教育在不断演进升华。
“‘大宁国际’是一个标志地名,其实我们是一所公办小学,具有招收境外学生的资质。大宁国际小学是当时闸北区中部国际社区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这样的学校,必须要有非同一般、能与国际先进教育发展趋势接轨的办学理念,也必须要有符合中外学生成长规律的符号形象。”于是,孩子们的“笑容”自然而然地浮现在徐晓唯的脑海里,微笑教育应运而生。
“让每一个学生从内心绽放微笑”,是徐晓唯在创办大宁国际时对办学理念的一次抉择,而这个想法源于她在闸北区实验小学当校长时对素质教育的一份执念,“那时我们在全国率先提出‘无作业日’,组织高年级学生到徐家汇开展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当时的小试牛刀发展到现在,就有了免考制度、五年级毕业季的研学活动等,目前每学期的免考比例达20%左右。我们还基于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分析学情,依据学生的能力命题出试卷,ABC三类卷由学生自主选择,这样,每个孩子都能从学习中获得自信和肯定。学校还实行全员导师制,对学科类、艺体科技类有特别需求的学生,给予个性化分层辅导。”徐晓唯是数学老师,她反对机械刷题、操练,而是鼓励教师团队研究作业品质,对每天的作业进行结构化精心设计,用科学高效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她举了个例子:如果有人问我们的学生,数学好吗?他会反问你指的是哪方面的数学能力?计算、几何空间还是综合应用?“双减后,我们学生的作业量少而精,学习效率和质量更高了。”
大宁国际以数学、英语、om、舞蹈闻名,体育更是一大特色。徐晓唯说,劳动、艺术、体育和语数外同等重要,学校始终在探索不同学科的育人价值。
建校15年来,微笑教育从初创时的懵懂到成熟,从内涵到外延不断在丰富。“刚开始时,我们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首位,围绕‘微笑’理念,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构建与实施基础与拓展、必修与选修、大小课时相结合的SID课程体系,确立“地球村”、“语言”、“数学”、“科学与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创意”及“综合实践”七大课程学习领域;第二阶段,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坚持‘一切皆课程’的理念,从学生学习生活经历出发,设计学生成长综合评估手册——微笑存折,从礼仪、习得、参与、活动、强者五个方面形成学生发展的综合评估方案;如今发展到第三阶段,将思迈手表与微笑存折结合,信息化赋能素质教育,营造优质教育生态。”
学校吉祥物的中文名叫“思迈”,取smile的谐音,意喻能思考、有行动力。在大宁国际,可爱的吉祥物“思迈”狮子随处可见,由学生投票、设计完成。小狮子勇敢睿智、乐观进取的精神,是学生对微笑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一楼休闲大厅的钢琴前,挂着一幅美术老师创作的油画,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青春靓丽的老师抱着课本,在踏入课堂前,回眸一笑,教室门半敞开着,学生们坐在课桌前,向门外探头张望,兴奋地打着招呼,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外国女孩正走下讲台……女孩是来自澳大利亚的Sarah,父亲在上海大学教书,她一年级入学时还不会说中文,四年后,已经跟上大部队,成为能说会写的中国好学生。因为舍不得离开温暖的班集体,Sarah延迟一年才回国,临别前,她捐出了所有英文图书,如今,这些书满满一墙,静静地躺在校图书馆的Sarah’s corner(Sarah之角),爱就这样在一届届学生的阅览间生生不息、传承发扬。
开朗活泼、充满爱心、专注度高、出挑、擅于表达、问题解决能力强、学习习惯好、潜力足……初中学校对大宁国际的学生赞不绝口,更有国际学校的校长特地找到徐晓唯,希望引进更多生源。
名师的摇篮:分层抱团成长
“微笑每一天”也是大宁国际的教师每天走向工作岗位的“标准姿态”。翻开教师的工作手册,几乎每一本上面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小插曲、小感悟,细细品读,原来,教师团队将“微笑”化成了一面面“放大镜”,照出许多不同的风景线,它可能是一段对话、一个故事、一堂实录、一份设计……
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优秀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1岁,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17名,区学科带头人7人;40余人次获得全国、市级教学评比和论文评选一等奖;两个学科大组分别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静安区工人先锋号荣誉……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停课不停学期间,大宁国际小学有16位老师先后登上“空中课堂”讲台,覆盖全学科共8门课程,这在魔都小学里也是独一份的,一时间被传为佳话。“这是对我们师资实力的肯定。”徐晓唯自豪道。
为何短短15年间,有这么多青年骨干教师在大宁国际扎堆成才?徐晓唯说,师资的质量和数量是优质办学的关键,创新教师培训与荣誉体系是重要路径。但教师成长有规律,为了缩短“成才周期”,她当时颇有胆略地提出,青年教师“一年胜任工作,三年走向成熟,五年成为教育教学骨干”。
她大力倡导“忠信、谦和、前瞻、开放”的教师文化,构建教师“分层培养,抱团成长”培训机制,形成多阶梯多元化发展的教师发展团队:设立“校级培训师”,为青年教师成长引路;优化学校“魅力教师”、学科名师、名班主任的评价导向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多元且个性化发展。
孙艳赟,是大宁国际招聘的第一批本科生。当时,学校只有23位老师,四个班级。入师未满一年,在师傅及团队的培养下,她便获得区新苗杯教师教学评比一等奖。第二年学校破格让她担任教研组长,这个“任命”在任何一所小学都是“不可能”的。两年后,她被推荐进上海市“新秀工程”研修班,在专家引领、团队支撑、自我修炼的过程中,孙艳赟不断地实践与磨练。工作第三个年头,她先后在区教学评比、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一路发展离不开团队的支持,数不清多少次下班后,同事们陪着说课、磨课、试教。被信任就应全力以赴,有了团队,‘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在大宁国际,类似的成长经历还有很多,年轻的数学教师陈铸辉,任教第二年便担任年级数学教研组长,7年教龄已经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数学教学展示课;从弄堂小学加盟的卢益敏老师说:“在大宁国际,一学年听课数量远超我以往几年的总和,我得到了迅速成长。不仅磨练了教学技能,更提升了自信。”
徐晓唯说,成就教师就是成功教育!学校把教育的使命感与教师成长的迫切感融为一体,在微笑办学理念引领下,激发教师自主成长的内驱力和抱团成长的凝聚力,由时间减少的跨越变为时空精神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