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中天首当编剧: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
昨(24日)晚,一向以学者身份示人的易中天来到上海美琪大戏院,带着他的第一部话剧作品《模范监狱》参演第三届上海国际喜剧节。这个话剧界年纪最大的新人因左腿骨折,拄着拐杖上台谢幕,顺着话剧名,还不忘夸奖上海的观众是“模范观众”,引得现场笑声与掌声齐飞。
该剧展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模范监狱先后迎来三位真假难辨的特派员,引发的波澜起伏。
从10岁开始看戏,易中天最得意的还是看了梅兰芳的《贵妃醉酒》。这次动笔,一下子就隔了60年光阴。因在女儿家过年,不便携带卷帙浩繁的《中华史》写作资料,他便用了10天写了《模范监狱》当做调剂。第一次写剧本,易中天用了古典的三一律,而且这部戏里演员没有名字,只有身份。五湖四海的犯人因为诈骗、抢劫、肇事逃逸等种种罪行来到这座监狱,构成了一个微型社会,各地方言的加入也提高了角色的舞台辨识度。
如果说典狱长是面子,看守长是里子,特派员甲就是影子,特派员乙则是镜子,这四个人的对手戏像是一桌麻将,心思各异,充满张力。易中天说:“没想过会写戏,但是写了就得有戏,有戏才有意思,有意思比有意义重要。只要诸位觉得这《模范监狱》真有戏,我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