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时6年修缮 “上海面粉大王”荣宗敬旧宅将首次免费面向公众开放
位于陕西北路186号的这座被称为“上海最高雅洋房”之一的建筑,曾是中国第一代实业家荣宗敬的私宅。这位清末民初白手起家的著名企业家,在当时被赞誉为中国的“面粉大王”。经过六年的修缮,10月17日,作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的荣宅将首次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和很多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工作不同,本次荣宅的修缮工作,是由来自意大利的时尚品牌普拉达(Prada)集团负责完成的。一个东方历史老宅,一个西方时尚品牌,与其说,6年的修缮工程,是对一个建筑的修整、复原,不如把它看成一次有趣的中西文化对话与碰撞。
1910年,荣宅最初由一位德国人设计建造。1918年,荣宗敬将其购入,并委任当时的著名设计师陈椿江将其重新翻修、改造。装修后的府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于上世纪20年代扩建,折衷主义的室内设计糅合了历史复兴风格和现代装饰艺术元素。和上海同时期很多历史建筑一样,当时荣宅的装饰、布置处处体现着中西合璧的设计细节。近百年后,在这座老宅又在来自意大利的建筑师和中国工匠的通力合作下,恢复往昔模样。置身修复一新的荣宅,历史与现代、时间与空间、古典与时尚,像极了一场有趣而耐人寻味的耳语,伴着十月金桂的幽香,津津自有滋味。
荣宅的修缮工作力图完美还原。这意味着,修缮过程中,对原始装饰材料、原有技术手法的充分了解和周密安排,这也是整个工程中难度最大的部分之一。从大体量的木雕饰面到损坏程度较大的彩绘玻璃屋顶,再到工艺复杂的珐琅墙砖,一块地砖、一处墙面,都体现着修复团队的匠心。将原来纹理、色调不清晰的柚木手工磨光、涂上虫胶,再擦以多层蜂蜡,才有了现在看到的细腻和醇厚的外观质感;在反复比对原有彩绘玻璃的工艺和质感后,经过大量的选择,最终利用1940年代德国生产的教堂彩窗古董玻璃,逐块修补;耗时两年,按照原样扫描、重新定做了20种不同设计、近1600片损坏和遗失的珐琅墙砖……负责这次荣宅项目的意大利建筑师Roberto Baciocchi在采访中说道,这次的项目让他十分兴奋,在工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它本身已经跨越了地域和语言的差异,整个团队都是在用热情在完成它。
中国和意大利工匠
据了解,10月17日开始,修葺一新的荣宅将迎来首次的免费公众预约开放,而这座由跨国时尚集团参与修复完善的历史建筑,也将在未来上演更多时尚与历史碰撞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