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时6年修缮复原 Prada荣宅10月17日起向公众开放
图片说明:荣宅的“外表”也经历了一番清洁及修复
图片说明:盥洗室一面墙雕刻着繁复护墙板,营造出浓浓的历史感
东方网记者张欢、徐群立10月14日报道:历时6年修缮复原,位于静安区陕西北路186号的Prada荣宅将于10月17日至11月12日免费向公众开放。即日起,市民和游客可通过“上海静安”微信公众号预约探索这栋百年老宅。
荣宅坐落于繁华的南京西路商圈,它首建于1899年至1910年之间,现存最早的建造方案来自1910年。1918年,被誉为“面粉大王”的近代企业家荣宗敬购下该处地产,并委任著名设计师陈椿江将其改造一新。整修后的宅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糅合了富饶前卫的空间设计,是当时上海最为高雅的花园洋房之一。
图片说明:精雕细琢的楼梯栏杆
图片说明:日光室内带有具象场景的彩绘玻璃窗
荣宗敬购下这座宅邸,除了服务于家庭生活,也用作重要的社交场所,本地名流频频光顾,在此参与商务会晤、招待会以及舞会。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经营遭遇困境的荣宗敬在1938年携家人远赴香港,留下了这座深宅大院。“此宅历史已近百年,虽说当年也是深宅大院,豪华壮观,然因时间累积,岁月终究在楼宇间留下老旧痕迹,多年来未再大力整修,渐显荒芜。”几十年后,荣家后人、荣宗敬幼子荣鸿庆面对昔日居所的“苍老”,心里不无感慨,这所承载了历史记忆的宅院需要一次有力量的修复。
图片说明:Prada荣宅模型
2011年,同样拥有百年历史的Prada与荣宅结缘,正式启动了这座老宅的修缮。这项历时6年的工程浩大而精细,除了修补破损之处,恢复宅邸内饰外景的历史原貌,还要对宅邸进行必要的结构性加强及功能性革新。经过精挑细选所组成的意大利和中国专家工匠团队承担起对宅邸多处装饰与结构的保护工作——包括石膏装饰、木质镶板、彩色玻璃及类型多样的装饰面砖等。在荣宗敬家族居住期间,荣氏折衷主义的装饰风格带有鲜明的欧洲古典主义影响,因此,修复中也引入欧洲匠艺的做法,制作工艺与安装技巧都尽可能效仿传统,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也与百年前荣宅最初建造时保持一致。
如今,经过修缮的荣宅修旧如旧,地砖、天窗、包饰等细节都展现出老宅当年的状态。在荣宗敬先生的卧室,粉彩色墙壁和白漆壁炉十分精致,屋顶的吊灯均置于房间原有的固定装置上,薄雕半透明雪花石制成的灯罩透出优美的光线。事实上,修缮过程中使用了一种名为脱蜡工艺的技术,根据这个房间的原有灯具装置铸造了新的灯具。这一古老技术可以通过一系列模具复制细节精致的物件,中国商朝和周朝的青铜器也是以此方法铸造的。宅邸中所有遗失的灯具均由这种传统工艺复刻而成。
一楼的日光室是主人休息小憩、莳弄花草的“阳光房”,整个房间被大量彩绘玻璃窗环绕,通过光线的折射为房间增添不少光与影的美。这些彩绘玻璃面板大都保存良好,仅需要轻微修复,真正需要进行大量修复的是原有木窗的框架:采用砂纸磨光老旧的表面,去除层层污渍,让修复完成的部分和原有木质具有一样的外观;遗失的窗上硬件被重新替换,处理成和原有金属部件一样的色泽。
图片说明:荣宗敬卧室拥有粉彩色墙壁和白漆壁炉
图片说明:西北套间中富有特色的天花板细节
图片说明:走廊的天窗设计结合了多种几何形状以及传统植物装饰图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关注和参与对历史风貌的保护,尤其是年代久远、设计精湛、工艺复杂的优秀历史建筑,其保护性修缮的难度不小。文物保护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认为,这种保护和修缮往往就需要有经验和实力的参与者,而由企业或个人支持历史建筑保护项目的做法,在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此次荣宅的修缮即是一次跨国的合作,长久以来,Prada在世界各地投身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中包括修缮了位于米兰的19世纪古典购物穹廊伊曼纽尔二世长廊(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的局部以及被改造为艺术空间的威尼斯王后宫(Palazzo Ca’Corner della Regina),积累了不少经验。
图片说明:扫描二维码便可了解到每个房间的历史、设计风格以及修复过程
“在上海,2000多平米的老洋房不容易找到。”Prada方面表示,除了空间宽敞,荣宅还拥有大面积的户外草坪,且宅邸周围也少有遮挡,这些条件能够满足品牌在陈列和展示方面的需求。修缮后,荣宅将成为其在中国一个独特的品牌展示场所。据悉,在为期近一个月的免费开放时间内,市民在可以通过阅读墙面上的文字展板,并扫描二维码,了解每个房间的用途、设计风格以及修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