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 祝贺!首届全国青运会上海体育大丰收
首届全国青运会上海体育大丰收
解放日报解放网讯(记者 姚勤毅)首届全国青运会27日落幕,上海市静安区、长宁区代表团在本届赛事上获得大丰收,总共获得30枚金牌、19枚银牌、28枚铜牌,金牌总数超过历届城运会(全国青运会前身)。
此次大赛,上海在田径、游泳、水上运动三个基础大,足篮排三大球和射击等传统优势项目实力全面提升。游泳赛场刮起“上海旋风”,上海运动员夺得了青运会总共32枚游泳金牌中的12枚。已涌现出一批具有潜力的年轻运动员,尤其是在男子项目,如曹犄文获得了4枚金牌和1枚铜牌、凌华男获得了4枚金牌和1枚银牌、覃海洋获得了3枚金牌和1枚铜牌。上海游泳运动中心主任蒋丞稷介绍,年轻选手取得的成绩源于上海完善的青训体系,这些年来,游泳中心针对以往“女强男弱、自碟强仰蛙弱、短距离强长距离弱”现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夯实后备梯队建设,同时培育和鼓励教练去尝试摸索更好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市体育局全力推进振兴三大球系统工程,通过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运动员培养,抓好梯队建设、强化后备力量。足篮排三大球项目共设12个小项,本届青运会上海12支运动队全部进入8强,7支(足球3支、排球3支、篮球1支)运动队进入前4,尤其是足球获得了4枚金牌中的3枚(男足U18、女足U18、女足U16),近乎实现包揽,在历届综合性运动会中实属罕见,取得成绩实属不易。
此外,作为上海传统优势项目,射击射箭中心在本届青运会上共获得了7枚金牌(七城会获得3枚金牌);武术套路、自行车、垒球等项目均斩获金牌,一批重点小项脱颖而出。
“青运会满载而归,证明上海在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上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接下去,上海将继续巩固管理体制上的改革成果,坚持以优秀教练员为核心竞争力的方针。”上海市体育局局长黄永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