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按照目前的政策走势,未来通过购买“学区房”择校的风险或增大。

“近年来,我们学校的对口生源数确实增长很快,学校即便是扩招到8个班,仍然满足不了这部分生源的入学需求。”特级校长、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校长卞松泉告诉记者,“学区房”炒作等因素以及“空挂户口”的增多,都导致了生源数量“水涨船高”,其结果是名校的教育资源过度使用,学校不堪重负,因此,部分小学无奈之下,只好出台限制措施。

不仅如此,随着上海全面推行人户分离居住地入学政策,再加上适龄儿童进入入学高峰,预计部分热门小学的报名人数会显著增长,入学门槛势必“水涨船高”。具体来说,今后,关于户籍和房产证的限定或更加严格,有时可能计划赶不上变化,择校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

“按照今年的政策,登记入学的学生数大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区县行政部门要优先安排人户一致的孩子。但我们学校目前人户一致的对口生源数都已经超过了计划数,这就意味着学校要在人户一致的基础上又出台不少限定条件,如户口迁入的年限等。”卞松泉说。

有家长认为,在政策收紧的情况下,购买“学区房”越早越稳妥,“在孩子上幼儿园前就应有所谋划,买好房后尽早落户”。

对此,也有业内人士回应称,由于每年各个学校片区适龄入学人数会出现相应变化,特别是热门学校周边,一般人数会出现大幅增多现象,因此各地主管教育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就近入学”进行微调,调整学区划分。

实际上,不少早先通过购买“学区房”择校进入热门小学的家长们,最近一两年已注意到了一个迹象--随着学区化和集团化办学的推行,学区内学校之间骨干教师的柔性流动在增加,优质师资可能会被“稀释”。说得更直白一些,早些年下手购买了“学区房”,等几年后孩子入学,心仪的学校还是不是原来的办学水准、优质师资的“含金量”还保持多少,这些都是说不清的未知数。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北京义务教育力推“对口直升”,其中九年一贯制是主要方式,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本校直升;一种是品牌初中联合普通小学组成九年一贯对口直升学校。也就是说,不仅普通小学可能与优质初中贯通,优质高中也会通过名额分配的方式,扶持更多的普通初中。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对口直升学校数量的不断增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择校热等问题将逐渐得到化解。因为主管部门的政策正在叠加并释放这样一种信号:不管孩子上什么类型的小学,以后都有机会进入优质初中或优质高中。当优质资源直接融入、催生出一大批新型优质学校时,热炒“学区房”的现象自然会逐步降温。

' /> 购买“学区房”越早越好? 静安-媒体话静安-详细页 浏览器
使用说明

您的浏览器不在兼容范围内,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可用建议使用以下浏览器:

您的浏览器在兼容范围内: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非兼容模式9.1版本及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