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推十项便民措施:未处理罚单短信

【新民网·独家报道】机动车交通违法未处理短信提示、轨交车站全线寻找走散人员……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今天(12月29日)从上海市公安局获悉,公安部门在出入境、机动车管理、居民户口簿等领域集中推出十项便民利民措施,将从即日起正式实施。
便民措施一:提供机动车多起交通违法未处理短信提示告知服务
对有5起以上交通违法未处理的本市号牌机动车,向车主发送短信进行违法数量告知提示服务,提醒车主通知违法驾驶人及时处理交通违法。
【解读】
交警部门对有5起以上交通违法未处理的本市号牌机动车,向车主发送短信进行违法数量告知提示服务,提醒车主通知违法驾驶人及时处理交通违法。目前,已经具备了向本市号牌机动车车主正式发送“机动车尚未处理完毕交通违法行为”情况(包括未裁决未缴款和已裁决未缴款)的功能,告知的“尚未处理完毕的交通违法”既包括在本市被民警现场查获的违法行为,也包括被“电子警察”查获的违法行为,还有在外省市被“电子警察”查获后转递到本市的违法行为。
信息的推送频率为每月2次。实际操作中,考虑到因部分车辆登记的手机号码已更换、车辆已过户等原因导致短信实际接受人并非车主的情况,还为手机号码持有人增加了自行选择继续接受信息推送的功能。
便民措施二:提供机动车网上预约验车
推出“网上预约机动车验车系统”,向车主提供事先预约检测和审验的服务,告知车主是否有交通违法需在验车前处理,避免车主在交警部门和检测站之间往返处理交通违法、验车,减少车主在检测现场排队等候的时间。
【解读】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本市各机动车检测站车辆排队等候检测和审验的情况越来越突出。同时,部分机动车检测站也存在“忙闲不均”的情况。为有效缓解这一矛盾,公安交警会同质监部门依托目前已经基本开发完毕的“网上预约机动车验车系统”,向广大车主提供事先预约检测和审验的服务,以帮助车主减少在检测现场排队等候的时间。车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搜索适合自己的检测站进行验车,系统也会根据车辆信息提前反馈告知车主是否还有交通违法需在验车前处理,避免车主往返奔波。
便民措施三:在轨交车站接报走散人员求助并全线快速寻找
在全市所有轨交车站警务站中设置寻找走散人员救助报警点,由车站民警受理市民走散登记,会同地铁运营企业在轨交全线寻找。
【解读】
目前,上海轨道交通共有运营线路15条,运营里程567公里、车站334座,日均客流量达800余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已达到950万人次,可以说轨道交通已成为市民最重要的出行方式。随着地铁路网的不断扩大及客流的日益增加,乘客走散的情况也逐渐增多。
为了更快回应乘客求助,快速帮助寻找走散人员,轨道公交公安不仅在全路网车站醒目位置张贴指示标识,提高市民乘客对便民措施的知晓度,同时通过从“以往仅依靠公安一家寻找”到“警企联动,发动车站所有力量寻找”的转变,使信息覆盖面更广,寻找走散乘客工作更加快速及时。
便民措施四:取消《居民户口簿》报失期限
取消本市居民遗失补办《居民户口簿》需三十天报失期限,本市居民发现遗失《居民户口簿》并至户口所在公安派出所报失后,按规定提供所需材料,即可及时办理《居民户口簿》遗失补领手续。
【解读】
现行《居民户口簿》遗失补领的工作依据:
(一)公安部下发的各类规定、意见中并未对《居民户口簿》遗失补领的报失期限提出要求;
(二)《上海市常住户口管理规定》第四十三条规定:本市居民遗失《居民户口簿》,应当及时到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报失。自报失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找到的,由公安派出所予以补发。
便民措施五:增设微信出入境证件办理、道路交通违法信息查询、上网安全服务、上海机场办事指南功能
在“上海发布”、“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官方微信中开通预约办理出入境证件等功能;在“上海发布”微信增设交通违法信息查询服务功能;推出“网安一起行--上海网警”微信公众号。
【解读】
市民可以直接通过“上海发布”微信、“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微信预约办理出入境证件、查询办证进度、了解办证政策;通过“@上海发布”查询“电子警察”查获交通违法信息以及驾驶证违法记分信息;通过“网安一起行--上海网警”微信公众号查询假冒诈骗类网站识别服务、计算机病毒预报及生活类常用网址导航等服务。
便民措施六:进一步方便办理口岸签证
在闵行、嘉定、金山等分局出入境管理办公室增设外国人口岸签证“预受理”及“代转申请”业务;在静安、宝山、青浦等分局出入境管理办公室增设外国人口岸签证“代转申请”业务。
【解读】
本市单位和个人代外国人申请口岸签证,可在外国人来华前就近向本地公安分(县)局出入境管理办公室提出申请,由分(县)局出入境管理办公室收集材料后直接进行受理,并通过出入境办证系统流转至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口岸签证处进行审批。外国人需要从上海以外其它口岸入境的,可通过上海口岸签证机关代为转交。
便民措施七:增设9家境外人员服务站
在浦东、徐汇、长宁、静安、闸北、杨浦、闵行、松江等区境外人员聚居社区、三资企业集中入驻工业园区,增设9家境外人员服务站,为在沪境外人员提供临时住宿登记申报、签证预受理、法律咨询等服务。
【解读】
近年来,本市常住境外人员数量不断增长,且这些境外人员居住趋于集中。据统计,目前全市境外人员比例超过50%的居住社区已达76个,部分境外人员居住率甚至达到95%。以此为背景,出入境管理部门推出“境外人员管理服务站”,境外人员可以直接在社区“境外人员服务站”进行临时住宿登记、居停留证件预受理、出入境法律法规咨询、纠纷调解等,实现“一站式”服务。
2014年,在前期境外人员服务站建设和完善的基础上,出入境管理部门加大境外人员管理服务站的推广力度,新增9家境外人员服务站,使本市境外人员服务站数量达到33家。截至2014年10月,全市各境外人员服务站共受理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近3万人次,签证(签注)预受理近300证次。进一步延伸境外人员服务站的辐射范围,提高境外人员服务站的管理服务能力。
便民措施八:推出青少年安全上网助手软件
提供青少年安全上网助手软件免费下载,全面支持手机、计算机等各种终端及上网环境,可拦截色情网站、不良弹窗,提供优秀网站导航。
【解读】
近年来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此公安部门提供青少年安全上网助手软件免费下载,全面支持手机、计算机等各种终端及上网环境,可拦截色情网站、不良弹窗,提供优秀网址导航。
便民措施九:提供网站安全体检服务
为本市网站进行网站状态性能监测、网站挂马监测以及网站漏洞安全扫描等免费安全体检。
【解读】
目前,上海中小微企业或个人网站的安全性普遍较低,造成网民在访问网站时遭受木马攻击,为个人、企业信息安全带来巨大损失。通过网站免费安全体检,网站可以及时了解网站安全状态,保障网站安全运营。
便民措施十:简化本市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及其备案的申报资料
取消提供新建、扩建建设工程扩初设计阶段(或总体设计文件阶段)消防报审的消防设计文件电子光盘;取消提供建设工程消防验收阶段及其备案的消防设施工程竣工图纸;简化小型内装修工程消防设计备案的消防设计文本。(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沈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