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如何安度三伏天?静安这个街道护理、陪诊、配药等便民服务一样不落
“今朝老热额,我早点过来接侬,路上相对凉快点。”早上7时,曹家渡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护理员小沈给陆阿婆打了个电话,关照她出门要带好水和常备药品。当陆阿婆来到中心,服务已准备就绪——空调提前打开,毛巾已备好,护理员在老人进房间后,第一时间帮她擦汗,并倒上温水。
静安曹家渡街道推出多样化便民服务 曹家渡街道供图(下同)
三伏酷暑,热浪滚滚,持续的高温天气给社区老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曹家渡街道联合辖区内各为老服务场所为社区老人提供了多样化的便民服务,编织起一张安全、舒适、健康的养老“防护网”。
为社区老人健康托底
老人在社区中突发身体不适,最快、最近的求助对象就是居委会。近日,曹家渡街道叶庆居民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王阿伯在家不慎跌倒,初步判断身体并无大碍后,他的爱人选择在第一时间求助居委会和社区老伙伴志愿者。
持续的高温炙烤下,社区中像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对于社区内有独居、孤老等特殊情况的老人,街道辖区14个居委会都早已建立了详尽的在册名单,并设计了应急机制。居委会块长们会与独居老人及其家属交换联系方式,确保紧急情况下老人能第一时间向居委会求助,也便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通知家属。
居委干部坦言,在面对社区中老人的突发事件时,也会遇上不少困难。叶庆居民区的魏阿伯在走廊晕倒,被物业及时发现后送到了邻近的静安区中心医院。叶庆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超说:“魏阿伯未满60周岁,不在居委会重点关心的名单中,但他孤身一人在上海,我们之前就特别提醒物业要多加留心。”
老人是外来人员,在上海没有亲戚朋友,居委干部一边在医院陪诊,一边求助社区民警,想办法联系上了老人远在深圳的弟弟。期间,老人多次发生血压飙升、心跳减缓等紧急情况,居委干部也在第一时间向医护人员求助。最终,经过及时救治,老人转危为安。
提供一站式就医服务
曹家渡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33%,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人口总数的4.55%,而子女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父母就医成了难题。
为此,曹家渡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成立了就医协助志愿者团队,还与居民区联动开展“医路有我——就医协助”项目,由居民区工作人员提前告知需要帮助的老人情况,再由志愿者上门陪同出门就医。针对行动不便需要配药的老人,居民区工作人员还会统一收集信息,交由志愿者统一配药。目前,该项目已覆盖叶庆、武西、高荣、中行别业等居民区。
除了志愿者陪诊,曹家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推出了医务陪诊服务。“手机预约、查询报告等操作对于老年人存在一定的使用门槛,因此陪诊服务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曹家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娄灵芝告诉记者,中心在去年成立了由8位护理人员、1位管理人员、2位导诊、2位社区志愿者组成的陪诊团队,从挂号、候诊到检查、取药,按需提供一对一陪诊服务。
不仅如此,老年人还能通过“健康静安”公众号享受 “视频问诊、送药到家”的服务,足不出户解决就医难题。据悉,“健康静安”公众号还提供了更为贴心的“云陪诊”功能。只需绑定亲情账户就能邀请家人共同参与就诊过程,实时共享就诊信息、远程视频陪诊,并在线完成医疗费用支付及药品配送,极大程度解决了老年人三伏天就医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