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显示:女性成为图书消费主力军 越来越多女性因为阅读而快乐
女性成为当下图书市场的消费主力军。■摄影 刘振思
■劳动报记者 李嘉宝
昨日是世界读书日,申城各类活动精彩纷呈,市民以书会友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一个有趣的话题引起了热议:女性成为当下图书市场的消费主力军。多家电商平台及权威机构发布的图书消费数据显示,女性在购书领域展现出显著高于男性的活跃度和消费力,越来越多的女性在阅读中得到快乐。
为自己、为孩子
女性比男性更爱买书
随着“她经济”的百花齐放,体现女性精神需求的“她阅读”也一片繁荣。据某知名电商平台《2023线上图书消费观察》显示,女性网购图书的销量占比53%,高于男性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该平台在2022年发布的另一份报告显示,在2019~2021年这三年间平台新增消费者中,女性消费者的数量是男性的2.38倍。
女性为什么比男性更喜欢买书?记者在随机调查采访中得到一些观点——女性对学习知识、自我提升的追求,促使她们购买更多的书籍;身为母亲的女性,相较于父亲在购买育儿和教辅类图书的时候更加积极;女性作为网购的主力军,在家庭消费中也成为图书消费的主导者。
不少受访者女职工谈到亲子阅读的双向力量。一方面,母亲通过亲子阅读能够帮助孩子成长;另一方面,亲子阅读也是对家长阅读审美的再启蒙,从而让女性阅读能力不断提升。
赋能终身成长
阅读是一种生活态度
虽然“女性比男性更喜欢买书”不能简单推导出“女性比男性更爱看书”,但也真实反映了一个趋势:女性更舍得在买书上投入,对知识追求、个人成长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重视程度确实不低。一些受访者认为,阅读生活美学更接近于女性所向往的“一间自己的房间”,是与自己对话的一种方式,赋能女性成长。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王雪湖今年获得了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授予的“阅读学习成才女职工”荣誉称号。她告诉记者,自己从小酷爱文学、写作,将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读书是一种学习,开阔视野、认识自我,获得更饱满的精神滋养;读书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放缓每日工作节奏。”
阅读带给女性成长的力量。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田丹,是每天穿梭在上海城市大街小巷的一位饿了么女骑手。她说,自己工作虽然忙碌,但从未懈怠,坚持每天阅读。“刚来上海的时候,我没什么一技之长,本以为外卖骑手这份工作很简单,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我真正认识到,不论什么工作都要有学习和钻研精神。”于是,候单时、驿站里、睡觉前,田丹都抓紧空余的点滴时间阅读学习,终于成了行业中的佼佼者。
分享阅读乐趣
读书组织涵养书香气
在上海,各类书友会、诗会、艺术沙龙丰富多彩,女职工阅读组织则为各行各业女性提供了阅读交流的平台。2023年,上海市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结合主题教育、提素建功、家风家教等内容,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玫瑰书香”主题阅读活动100余场。
上海浦东新区金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女职工读书组织“小满社”在行业内小有名气。“小满社”社长和领读人由金高公交工会主席施政担任,有骨干会员52人(其中女性占比71%)和职工听众2000余人。成立8年来,该读书组织以书为媒,建设了四个女职工阅读品牌,即出版职工刊物《小满集》、建立话剧社团“小满剧社”、打造线上线下读书会、开辟“巴士课堂”学习线路等。
女性阅读组织将更多人带往美好的“诗和远方”。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的王幸是“侧耳”SH阅读组织的主创之一,团队以诗歌散文音频、各类线下文学分享活动、广播剧等形式,带给大家新的阅读体验和乐趣。“团队里三分之二都是女主播。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位主播都看到了自己更多元的身份,好书推荐者、文学访谈者、声音创作者,我们有新的热情、新的模样、更充盈的精神所在,这就是侧耳的魅力、这就是阅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