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前八宝饭火热出圈!市民凌晨五点就来排队,有老字号推出“龙八宝饭”
对于上海市民来说,年夜饭的饭桌上肯定是少不了代表幸福和甜蜜的八宝饭。再过两天就是农历龙年的春节了,市民们排队购买八宝饭,成为一道具有年味的风景线。
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前往上海的王家沙 、绿杨邨酒家以及美新点心店,看看市民排队购买八宝饭和其他年货的情况。
《上海会客厅》节目
凌晨5点多就有市民来排队
位于陕西北路的美新点心店是一家经营多年的老店,始创于1925年,以手工制作的汤团和八宝饭出名。据一早赶到现场的摄影记者介绍,当天凌晨5点多就有市民来排队了,凌晨6点左右,已经有数十位市民排队等候,因为这时候地铁开始运营了。
记者发现,美新点心店是早上8点开门营业,对于第一批赶来的市民来说,八宝饭也要排队两小时以上才能买到。市民李奶奶每年都要来美新点心店买八宝饭,她告诉记者:自己昨天(2月6日)排队落空,今天(2月7日)第二次排队,排了两小时之后,总算买到了心心念念的八宝饭。
2月7日中午,美新点心店门口两条长龙
中午记者回到美新点心店时,发现店门口仍然有两条长龙,一条队伍是购买汤团的,一条队伍是购买八宝饭、馄饨等点心的,还有馅芯和糯米粉供应。美新的八宝饭是手工制作的,而汤团是手工包制的,因此受到市民的青睐。八宝饭和汤团采取限购,每人最多只能购买10盒。
一位阿姨手里拎着两大袋子汤团
一位阿姨手里拎着两大袋子汤团,她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和家人拿到两张号码纸,分别是5号和6号。她告诉记者,自己和家人是早上7点多赶来的,八宝饭到8点50分左右就售罄了,中午11点过后,店家给排在前面的市民发放了号码纸。等到下午一点多,开始供应新做的八宝饭。
阿姨和家人拿到的两张号码纸
对于门口的长龙,美新点心店的一位师傅向记者表示,目前无法解决所有市民这两天对于八宝饭的购买需求。
几位老爷叔在美新点心店门口聊天,一位住在附近的爷叔告诉记者,如今市面上八宝饭都是甜口居多,老底子在卢湾的美新酒家每逢过年之前会供应咸口的八宝饭,这种味道他至今念念不忘。记者查询发现,美新酒家与美新点心店分属两家餐厅企业,美心酒家创始于1924年,曾是沪上知名的粤菜馆之一。
据著名美食文化家江礼旸老先生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回到上海读研究生以及之后去报社参加工作时,家里曾经自制过咸八宝饭,因为甜八宝饭家里没人吃。咸八宝饭内容有香菇丁、冬笋丁、火腿丁等和糯米,还有花生、莲子、藕丁、木耳、鸡头米等,可能还有鸡丁和肉丁等,但细节已经记不清了。
有美食人士认为,糟香八宝饭算是咸口。而据邵万生负责人介绍:“咸口的八宝饭这两天出现爆单情况,日销量超过2000只。我们今年春节前夕还推出了可乐八宝饭,寓意把快乐带回家,欢迎市民来看看!”
龙年八宝饭成为网红款
作为中华老字号的王家沙,是上海的“八宝饭大王”。中午11点半,店外一条长龙,店内人声鼎沸,人头济济,记者费了很大劲才从门口挤到自动扶梯处。
王家沙店内人声鼎沸,人头济济
王家沙市场部经理孔军告诉记者,2月7日是“小小年夜”,所以顾客会比较多。这两天市民排队买的最多的就是八宝饭,还有松糕、糖年糕、汤团以及熟食系列。在门口,一款独家限定版的龙年八宝饭海报“弹眼落睛”:
今年因为是龙年,我们特意推了一款辰龙纳福的龙年八宝饭,但这款八宝饭现在是“一只难求”,已经成为网红款。因为数量一共才1000只,每天供应100只,计划到大年夜售罄。所以很多市民早上6点多就来排队了,而我们门店要早上7点才开门。
据介绍,限定版的龙年八宝饭上面的这条龙,其实是用翻糖制作的,龙的造型栩栩如生,建议市民蒸八宝饭时掌握好时间。
王家沙推出的龙年八宝饭
排队买年货是市民对春节期盼
位于江宁路的绿杨邨酒家外卖部门口排着长龙,排队的市民主要是购买这家老字号的特色馒头和点心;其中菜馒头很受欢迎,每天销量过万只,有的顾客一买就是十只二十只。
据悉,为了满足市民在春节之前的购买需求,2月8日和2月9日,绿杨邨酒家将提前半小时营业,从早上7点开始供应馒头和点心。
绿杨邨酒家外卖部门口排着长龙
绿杨邨酒家第三代点心传承人卓文光这段时间非常忙碌,她告诉记者,这几天自己和师傅们都忙得连轴转,大家在赶制点心和年货,为市民春节的年夜饭提供充足的年货食粮。
对于沪上老字号和老店的排队现象,资深媒体人、《新民周刊》主笔姜浩峰认为:
以前过年之前会有庙会和一些迎春活动,现在大家生活方式有所改变,但是迎接春节的期盼并没有变,那么,在老字号排队的市民就成为了上海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老字号对市民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证明了这些老字号产品和其品牌是上海都市文化的一种传承,同样是上海市民情怀的一种寄托和延续。
岁月变迁,这种情怀会延续下去,比如说美心和王家沙门口卖的八宝饭,以及汤圆、年糕,包括一些年菜,它延续的就是江南的一种民俗。也许在以前这些都只有在过年时候能够吃到的食物,如今已经出现在寻常百姓家中日常的餐桌上。虽然我们平时也会吃到更高级、更精美的食物,但到过年时,仍然会有市民会想起有年味的美食以及供应这些美食的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