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减重健身?运动损伤康复?年轻人纷纷冲向门口的社区医院康复科|两会关注·魔都“懂经”社区医院①
编者按:
是时候对魔都的社区医院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了!
小病小痛能高效地拿上药挂上水;无需排长队,社区就能拍CT,省时省力;大医院做完手术,去家门口医院的康复科,用最先进的设备康复治疗;社区医院新开的口腔科更像一个高端私人诊所……
在魔都,这些年社区医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带来的惊喜也接连不断。
2024年,上海仍在不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社区卫生在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上海市民们家门口的社区医院长什么样?有什么最新的变化?特色门诊为附近居民带来了哪些就医便利?……在上海两会到来之际,新闻晨报·周到关注魔都“懂经”社区医院。
连日走访各区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门诊、康复门诊、装CT情况,看社区医院是如何用更先进、更亲民、更便利的就医条件,满足市民的“宜医”需求。
年轻人纷纷“涌”向社区医院康复科
02:49
他们的运动方案都是量身定制的,目的不仅仅是减肥,还要实现更加健康。
“社区医院康复中心能做的很多”
天轨是用来帮助原本瘫痪等下肢无力的患者行走,为患者独立行走做准备。
盆底肌修复对于产后妈妈来说特别有必要,而且有一个最佳修复期,但很多人因为不想大老远跑到妇产科医院排队,或者舍不得花那么多钱,就耽搁搁置了。 社区医院的盆底肌修复就很好,走两步就能到,趁孩子睡着了,花1个多小时做个治疗。 医生给我制定的是一个疗程15次的方案,在社区医院进行盆底康复价格亲民,比其他地方动辄三四千元,可以说是性价比极高。
最近还有一个病人是一个上五年级的小朋友,踢球受伤导致了双膝韧带损伤,走路都很痛,他爸爸带着他来到我们康复中心,我们给他做了冲击波结合中频电疗治疗,小朋友每次都和我分享做一次治疗之后的变化,从走路都痛到上楼梯才痛到背书包上楼梯才痛……现在他已经重新开始踢球了。
大医院做手术,家门口做康复,
市民深感受益
我老伴之前脑梗,在三甲医院治疗了一年,又去了二级医院治了半年,之前也是做康复治疗,后来我们准备出院回家,我女儿就来问问社区医院能不能做康复治疗,过来一看不仅能做康复,这里的设备还比我们之前在大医院的先进不少。
拥有了专业和设备,
“还要用服务、用温馨让市民愿意过来”
很多第一次来我们医院做康复治疗的人都很惊讶,怎么有这么多先进的、智能的设备?! 的确,我们医院康复中心的设备的确比一些大医院更加先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必须让更多人知道我们这里,用上这些先进的设备。
我一直跟我们的康复医生说,一定要提高我们的服务意识,让居民们知道能来做康复治疗,也想来做康复。
我们的工作量增加并不是靠自己挖掘出来的,而是居民们对康复有了了解,知道了这些问题还可以去找康复中心,还可以这样更健康舒服地生活。
两会声音
市人大代表金迎:促进基层医疗康复科高质量发展
社区康复逐渐展开,人才仍然紧缺,建议加强专业的社区康复人才专向培养,给予更多社区康复申报青年人才托举培养机会,加强社区康复青年人才的指导扶持力度;
考虑将社区纳入康复治疗师规培试点下属的规培基地之一,提高社区康复的影响力;
在康复大全科的基础上,探索社区康复特色,结合社区特点,把防筛诊治康结合在一起,更多可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康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