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静安上报海富幼儿园以“融媒”赋能幼儿学习与成长
上报海富幼儿园室内环境装饰
大空间共享的运动环境,森林系的图书馆……步入上海静安上报海富幼儿园,最大特色就是氛围感。大厅空间敞亮,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大树,园内设有针对各年龄段幼儿的活动室、艺术室、科学室、烹饪室等。
值得一提的是,幼儿园里还有一个“融媒小教室”,充分融入新媒体元素、现代科技和融媒体手段,体现着“文化+教育”的融合理念。孩子们在这里体验当小主持人、小记者,接触新媒体,通过角色扮演参与课程实践,得到能力和思维的综合训练。
“融媒”场景加持
打造“移动的学堂”
今年10月,静安区洛川中路上,处于“IMC国媒中心”核心位置的上报海富幼儿园正式开园。这是上海报业集团和协和教育集团共同探索“文化+教育”融合发展,打造“上报协和”“上报海富”教育品牌的首个标志性项目;同时也标志着文教融合理念下新的生态范式在上海静安新地标落地生根,开启新的起点。
每一所“海富系”幼儿园都有自己的特色。全新亮相的上报海富幼儿园在校园建设面积上超过任何一所“海富系”幼儿园,生源涵盖托、小、中、大不同年龄。与此同时,媒体文化基因的加持,也为上报海富幼儿园注入新活力,幼儿园充分融入新媒体元素、现代科技及融媒体等手段,以开阔视野的多元文化融合为生发点,为幼儿学习成长提供新内容新样态。
关注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是每个社会人的基本素养。在上报海富幼儿园园长李黎看来,“校园里融媒体场景的设置,并不是指引孩子们未来一定去从事媒体行业,而是通过发现新闻、制作新闻、播报新闻的角色实践过程,以绘画、摄影、讲述等方式记录社会,让孩子们在主题游戏中得到综合能力的锻炼,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善于观察、敢于提问,甚至乐于质疑的思维能力”。
为全面满足2—6岁婴幼儿多元发展的需求,上报海富幼儿园还建有超大型的室内运动馆和开阔的户外场地,其中包括攀岩墙、海洋球池、蹦蹦床、屋顶草坪等游乐活动场所。可以说,“位居上海市中心”“场地空旷”“环境优美”“设施先进”……这些引人注目的优势条件,已然成为上报海富幼儿园面向公众的亮丽招牌。园长李黎表示:“好的环境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是让环境、场景变成孩子们‘移动的学堂’”。孩子们被鼓励走进户外环境,在游戏活动中边玩边学,“既要掌握他们这个年龄所能掌握的良好品质和学习习惯,也要注重体质锻炼。”
“融合”理念助力
营造“学习共同体”
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坚持中外文化的融合以及多元联动,是协和教育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自1993年起,协和教育在沪开办第一所幼儿园,始终关注幼儿能力、情感各方面综合素养的启蒙与发展;从1998年起开办的“海富系”幼儿园,是最早开始多元化发展探索的幼儿园之一,以中西融合、精品高端为特色。
上报海富幼儿园继承了“海富系”幼儿园的传统优势特色,坚持回归教育的本真,通过丰富的活动,融汇东西方优秀教学经验,创新实施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课程模式,打造“全语言幼儿园”,让幼儿在汉语为主、多语言浸润、沪语学习的语言环境中,在游戏活动中丰富表现与表达,激发和培养幼儿运动兴趣、运动能力,养成健康体魄。
与此同时,“融媒”成为上报海富幼儿园区别于此前“海富系”幼儿园的特色优势。校园里,“融合”“创新”“多元”“丰富”的气息随处可见。“融媒”的“融”不仅“融”在设备设施、校园场景,更“融”在幼儿园的丰富资源和发展理念。李黎表示:“媒体处于教育产业发展变革的最前沿,能够给幼儿园的发展提供更高、更广的视角,为幼儿学习成长提供方向指引。同时,也能为幼儿的学习实践提供宽广的平台,让孩子们看到丰富的世界,从而使学校的教育理念也得到更好的施展。”
如今,新一代的年轻家长对幼儿教育有着更加多元化的需求,在择园过程中除了关注学校的课程体系,也会对家庭共育有诸多诉求。“所以我们也希望邀请这些年轻的家长们一起加入,把学校变成一个由点及面、辐射周边的‘学习共同体’”。对于幼儿园的未来发展,有着27年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经验的李黎充满信心,但同时也感到责任在肩,“上报海富幼儿园要坚持做出自己的特色,让来园的家长体验到学校的优质课程和教育理念,用实际成果收获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良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