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末回声|园区、社区都能临时“寄娃”,家门口托班越来越多!上海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摘要: 又一个岁末如约而至。这是迎难而上的一年,城市的拼搏、人的奔跑,记录是最好的纪念与鼓劲。
2023回声·白领李女士——
“宝宝早上跟我一起来上班,把她放在‘宝宝屋’,还有专人看护,下班和我一起回家。心里踏实了,工作也更安心了。”
上班、出门买菜,把宝宝临时“寄存”在“宝宝屋”里;上托班,再也不用秒杀名额,价格也亲民;育儿有难题,免费的科学育儿指导就在身边……呵护“最柔软的人群”,上海已经基本形成了幼儿园托班为主体、普惠性资源为主导的托育服务体系。
园区、社区都能临时托管,上海的“宝宝屋”火了
能带小宝贝一起上班吗?很多妈妈们想也不敢想的事,已经悄然成为现实。日前,记者来到了位于大宁德必易园的“宝宝屋”,只见小宝宝甜甜和老师正在一起玩儿“过家家”,而她妈妈李女士正在办公楼里上班。
位于大宁德必易园内的“宝宝屋”。劳动报记者 郭娜 摄影
“宝宝屋”布置温馨,分区域设置了绘本、玩具等,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五脏俱全”。记者了解到,位于彭江路上的大宁德必易园是以文创、电商、直播等新兴产业为主的特色园区,是集产品设计包装、营销策划、视频制作、头部培育等于一体的全市首批直播电商基地。考虑到电商直播从业者晚上和周末错时工作的情况,为解决托育烦恼,大宁路街道园区党群服务站召集两新党组织、楼务会在白领中开展需求调研,街道与区教育局整合德必易园人大代表单位资源,在社群中心最好的位置,以1元租金模式提供45平方米的场地,今年2月,这个全市首家嵌入式的园区“宝宝屋”建成。
“宝宝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方便园区白领“寄存”宝宝,将开放时间设定为早上9点-12点,下午2点-5点,与白领上班时间相契合。“有了‘宝宝屋’,偶尔家里老人有事,没人带娃,就将宝宝带来,交给‘宝宝屋’的老师,我就可以去工作了,下班再带孩子跟我一起回家。”李女士说,园区“宝宝屋”的出现解决了她不少育儿烦恼。
甘泉党群服务中心的“宝宝屋”,老师正在陪伴幼儿。劳动报记者 郭娜 摄影
除了园区,更多家门口的“宝宝屋”已经建成。在甘泉路街道甘泉党群服务中心,运行了几个月的“宝宝屋”已经成为周边居民遛娃宝地。“童童,你跟老师玩,外婆去对面菜场买点菜哦。”童童奶奶告诉劳动报记者,童童已经26个月了,特别喜欢来“宝宝屋”找老师们玩。“我女儿在‘随申办’上预约,可方便了。把宝宝临时寄在这里,我买菜回家做饭,好了再来接她,真的是轻松了不少!”
记者了解到,上海各街镇举办的社区托育“宝宝屋”,主要为1-3岁幼儿提供临时托、计时托等托育服务,每年为有需求的幼儿家庭提供不少于12次免费照护服务。到“十四五”期末,社区托育“宝宝屋”街镇覆盖率达到85%,其中中心城区达到100%。
入托不用再“秒杀”,家门口托班越建越多了
“老大那时候想读托班,进不去,名额靠‘秒’,价格还贵,现在到二宝了,家门口的幼儿园开了托班,不仅价格便宜,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市民王女士感叹,短短几年,上海的幼儿园和托班是越来越多了。“入托入园不发愁,这对我们家长来说,是大好事。”
记者从上海市委了解到,目前,本市已有各类托育服务机构近1500个,提供6.6万个托额,约60%的幼儿园开设托班,近70%的托育服务资源是普惠性服务,基本形成了幼儿园托班为主体、普惠性资源为主导的托育服务体系。
比如,在黄浦区,17所公办幼儿园开设了托班,12所民办幼儿园均开设托班,托幼一体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比例已达到74%。位于五里桥街道奥林幼儿园今年新开了两个托班,为了呵护这些小宝贝们,每个托班都配了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新手教师和保育员,孩子们在幼儿园玩得开心,家长也更放心。
幼儿在幼儿园参加户外活动。嘉定区教育局供图
作为人口导入大区,嘉定区通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和盘活现有公办幼儿园资源,创设条件开设托班,鼓励民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加大托育资源供给。从2019年12所幼儿园开设托班27个到2023年74所幼儿园开设托班199个,增长迅速,公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在幼儿园总量占比达66%,全区普惠性托位占比80.5%。
育儿有困难?科学育儿指导站(点)手把手教你带娃
在上海,家里生了小宝宝,会收到一份贴心礼物。据了解,上海已经将科学育儿指导纳入“一网通办”(随申办App)的“出生一件事”中。新出生人口的家长在随申办办理“出生一件事”时,可同步申请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会收到《上海科学育儿指导服务手册》,激活手册,可按操作指示使用“育之有道”App接收后续的服务信息。目前,有近25000户3岁以下婴幼儿的家庭从随申办或区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站点线下成功申领了该手册,接受科学育儿指导服务。
“我经常在妈妈群安利社区的科学育儿指导活动。”朱女士说,作为新手妈妈,遇到育儿难题,确实手忙脚乱。“查小红书,妈妈群咨询,越看越焦虑。在科学育儿指导活动上,我实打实的获得了育儿知识,特别有帮助。”
幼儿正在参加科学育儿指导活动。上海市教委供图
上海正在完善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站点的布局,将3岁以下儿童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纳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推动嵌入式、标准化的家门口服务点建设,让这些儿童家庭每年可在家门口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站点免费参加12次指导活动。
12月1日起,《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托育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建设高质量托育公共服务体系,上海将进一步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呵护每一位小宝贝的快乐成长。
头图为甘泉路街道“宝宝屋”。劳动报记者 郭娜 摄影
摄 影:郭娜
责任编辑:王卫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