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援疆|做足美食文章,沪喀交流合作谱新篇
新疆喀什美食展示
“喀什的羊肉串好吃,羊放养在盐碱地,肉质鲜嫩,一点也不膻;串羊肉的杆子是新疆特有的红柳枝,香味特别。”在2023新疆喀什美食节开幕式上,喀什地区行署副专员、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王陈为喀什羊肉串卖力吆喝。
9月22日至24日,作为2023上海援疆消费帮扶金秋行动和上海旅游节的重要活动之一,2023新疆喀什美食节在上海市静安区举办,尽管天公不作美,日均人流量仍达到6万。
突破产量瓶颈,让美食走进都市
入秋后,羊肉是喀什人饭桌上最不能缺席的美食。这时的羊膘肥体壮,口感极佳,又以巴尔楚克羊为最。“优越的成长环境、优质的自然饮食以及群种的天然特质,共同造就了奶香细腻的肉质,这也是巴楚烤肉的灵魂。”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巴楚分指挥部副指挥长、巴楚县副县长林岩松说,巴尔楚克羊品质虽好,过去却面临着产量较低的发展瓶颈。为此,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巴楚分指挥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于2021年10月在巴楚县推动成立新疆畜牧科学院喀什分院。两地干部共同发力,构建了“示范养殖基地+养殖小区+家庭羊场”的县域集约化、产业化养殖网络。如今,巴尔楚克羊已经成为巴楚县的重要产业。
在2023新疆喀什美食节上,圆嘟嘟、黄橙橙的喀什秋月梨吸引了不少食客,梨子肉多核小,入口无渣。从2021年开始,上海援疆企业在老梨树上嫁接新枝,经过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新疆秋月梨。经过3年培育,现在每亩地预测产量在800至1000公斤左右,农户收入超过4000元/亩。
“现在市场上好品质的秋月梨甜度一般在13左右,而新疆的有15左右。”叮咚买菜供应商上海四舍五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思佳说。喀什美食节期间,叮咚买菜与巴楚县就优质秋月梨产品引进上海签订了合作协议。
林岩松说,希望通过美食节的举办,让更多的上海市民能够了解巴楚优质农产品,到巴楚旅游体验。
2023新疆喀什美食节在沪举办
补上产业短板,助特产变成爆品
“美食节上,我对喀什的新鲜西梅最感兴趣,之前没有吃过,很甜很多汁。”来到中国近一年,马来西亚驻沪总领事馆商务副领事芮娜还没去过新疆喀什,借着这次美食节,她尝到了各式各样地道的喀什美食,希望接下来有机会到喀什去看看。
芮娜提到的西梅,是喀什的百亿级产业。“西梅干、西梅汁,西梅全身都是宝,植物纤维含量极高。”王陈说,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积极引进储存、运输、深加工技术,提高喀什西梅等当地产品的附加值,发挥了产业联农富农带农的作用。
一方面,在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和培育上,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引入上海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资源。另一方面,在产品的销售上,通过调研着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巴楚县为例,上海援疆力量对巴楚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调研,发现生产加工及流通企业供应链配套薄弱的短板。为此,上海援疆干部对接巴楚电商企业,围绕供应链建设,加强产销对接,不断完善硬件配套、培养本地人才,从种植养殖标准、标准化分拣线、包装堆箱方式、冷链运输、品控团队建设等方面,帮助产地逐步提升满足渠道需求的能力。
融合上海口味,促两地交流互动
2022年,盒马采用喀什羊肉制作的缸子肉备受消费者欢迎。缸子肉,原材料是新疆特有的羊、黄萝卜、皮芽子、鹰嘴豆。“很符合上海人的口味,近两年在上海很受欢迎,之前却走不出新疆。”王陈说。
为了让更多新疆美食能够走出新疆,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不断完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支持围绕馕、粮油、乳制品、肉类、果蔬等主要产品引进龙头企业,以“企业+基地+农户”等方式,大力培育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产业。
王陈坦言,上海消费者口味不同,这就需要上海的企业参与其中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喀什的农产品可以和上海的特色进行有机融合,比如将牛奶和新疆巴旦木结合做成巴旦木糖,就是很好的产品。”据介绍,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计划打造整个产业体系,围绕技术、市场、产品来带动更多就业。
“我们想把喀什美食节变成一个双向互动的常设机制,这次是从喀什走到上海来搭建这个平台,未来我们想把这个平台放到喀什去,产生相互交融的成果。”王陈表示,建好双方互动的平台是上海援疆干部一直努力的方向。
(图片由相关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