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警巧助患病老人打破“沉默”找到家属
□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深夜失踪近6个多小时的患病老人被夜巡的民警意外发现。在没有手机、没有身份证又无法沟通的情况下,民警拼凑出的“线索”让老人主动打破“沉默”,最终助其平安回家。
2023年9月1日凌晨2时许,静安公安分局彭浦镇派出所民警李宗梁和陈郡在结束“砺剑专项行动”返回所部途中,发现一名老太太蜷缩着身子,独自蹲在汶水路上的上海市公惠医院门前,于是立即泊车询问老人情况。然而无论民警如何关心和询问,老人始终一言不发,耷拉着头似有身体不适,其也未随身携带手机和身份证件,一时间两位民警也无从找起。
由于老人所处位置离机动车道过近,民警担心过往车辆会有视野盲区,遂边劝边扶将老人带到一侧的人行道上。同时,彭浦镇派出所也立即发布了走失人员协查,并同步核查对比全市的走失老人信息,寻求尽快打破“僵局”。
很快,所部综合指挥室结合现场老人的特征,匹配到在宝山区大场镇的一名走失老人警情:当晚8时许,市民倪女士曾向属地公安机关报警求助寻找其未归的母亲张阿婆。警方根据张阿婆的年龄和外貌判断极有可能就是现场的迷途老人,遂将老人先行带所安置休息。
“当时已经是凌晨2点40分,报警人一时半会也没联系上,所以我们还是决定从老人身上再挖出一些细节。”李宗梁表示,老人的身体状况并不乐观,他在车内询问其是否要就医后也未得到答复,到所后也不吃不喝只是坐着发愣。李宗梁和陈郡再次尝试与老人交流,偶然谈起其子女情况后,老人突然不再沉默,点头示意倪女士就是其家人,随后民警又将几个关键的“线索”抛出,让老人用点头、摇头示意辨认信息,由此最终确认老人家住上大路,并确认其当晚是乘坐地铁和公交到此后迷路。
另一边也传来好消息,综合指挥室在确认老人家属情况后,当即通过家庭电话再次联系报警人倪女士,并最终拨通电话互通信息。凌晨3时许,母女二人在彭浦镇派出所内团聚。
据倪女士介绍,其母亲张阿婆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已不是第一次在外迷路,当晚倪女士在附近几处阿婆遛弯常去的地点寻找未果后便立即报警求助,但当时老人已走远也未能找到。静安的民警在夜巡过程中主动发现相助,避免老人在外发生意外。
临走前,倪女士对彭浦镇派出所民警的热心负责表示由衷感谢,民警也悉心建议报警人今后可为老人制作家属联络卡佩戴在身,同时关注老人心理健康,避免其因排解苦闷而再次出现出门迷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