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中科院博士如何俘获爱人的心 昨日全市办理结婚登记1338对
唐先生和鲜小姐喜结连理。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摄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不少新人选择在这一天喜结连理,全市办理结婚登记1338对。也有想要寻觅良缘的单身青年参加一场场甜蜜蜜的邂逅。全市掀起了一股热恋潮。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七夕新婚夫妇一起制作合欢扇
结合主题婚姻服务季,昨天杨浦区婚登中心开展“情暖七夕,制扇至美”主题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导文明向上的婚俗新风。
现场,工作人员和手工艺人向新人们介绍“七夕节”的来源和传统习俗,指导他们携手完成新婚个性团扇制作。
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将干花、流苏、珍珠等配件平铺在扇面上,再用胶水固定,于一粘一贴的沉浸式DIY体验以及和爱人的互动交流中,一把把古典素雅的团扇诞生了。
“七夕节结婚登记实在太热门了,我们两个同时打开支付宝预约登记时间,其中一人抢到了今天9点到9点半预约档的最后一个名额。”正在体验合欢扇制作的新人宁先生和陈小姐告诉记者。谈及相识相恋的故事,陈小姐笑了起来,原来,先生是退役军人,曾养过警犬。而她又非常喜欢猫狗,几句话就相聊甚欢。一来一去就在一起了。
95后新娘赖小姐则表示,之所以选择七夕这一天,是希望每个月都有一天可以过节,成为两人约会的节日。“爱情需要保鲜,8月份正好是暑假,以后有了孩子可以一家三口一起庆祝结婚纪念日。”
新娘赖小姐是从事金融行业的,新郎滕先生则是从事汽车零部件制造的。相识3年,相恋1年多。因为“价值观、生活方式相近,有共同语言”,两人最终喜结良缘。没有求婚仪式,也没有大钻戒,只有一句“我们要结婚吗”的默契。
现场,记者还邂逅了穿着礼服戴着头纱的四川新娘鲜小姐和穿着西装的新郎唐先生。鲜小姐介绍说,两人是老乡,在线上结缘。起初的约会十分平淡,属于按部就班式的吃饭聊天。去年年底她考研的时候,生怕她感染新冠的男友提前在考场附近租好了酒店,让她免于奔波。“真的多亏他,我才能考研成功,下个月就要入学了。他的一举一动让我觉得这个男人非常可靠。”
而让鲜小姐彻底决定和这位中科院博士执子之手的还是一场浪漫的求婚仪式。“元旦假期,他和我的闺蜜及其男朋友串通好,让闺蜜陪我逛宜家。他和闺蜜的男友在酒店布置气球彩灯,给我一个惊喜。”
据杨浦区婚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尽可能满足新人的登记需求,今年的七夕节中心科学扩充预约量,增设办理窗口,提供在线预审等便民举措。
现场,杨浦区民政局副局长张云到窗口一线提供结婚登记跨省通办“一网通办”领导帮办服务,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听取市民反馈,并全程陪伴当事人办证,为新人颁发结婚证,送上新婚祝福。
共青团为白领送去七夕“礼包”
在七夕前夕,在上海的网红打卡地——蟠龙天地,一群身上别有号码牌,穿行于各个打卡点间完成打卡任务的年轻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原来,这群年轻人都是来自静安区大宁路街道辖区企业的单身青年,当天参与的是由街道总工会、团工委主办的“宁的七夕 总会有缘”交友联谊主题活动。
街道总工会、团工委联手上海静安成佳婚姻介绍服务中心专业机构策划后,发布青年联谊活动招募信息,三方负责人根据年轻人的喜好,精心挑选活动场地、设置游戏环节。
“从学校门到企业门,在职业上的规划确实耽搁了我的个人问题,很感谢街道帮我们搭建了这样的交友平台,帮助我们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助力我们去找到自己的另一半,通过活动认识到了很多优秀的朋友。”来自某央企的95后青年小孔谈了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
当天参与活动的40余名青年中,有15人在信息反馈表上写下了自己的心仪对象号码,有两对青年相互心仪。主办方将会做好后续的跟踪和服务工作。临别前,青年们将写有“早日脱单”“恋爱幸福”字样的许愿卡系于许愿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