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荣与力量——2023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主办,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报业集团等承办,在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前,组织开展“光荣与力量——2023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第十二届)。
本次活动以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时间周期内,本市涌现的事迹突出、精神可嘉、社会认可、影响广泛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为推选对象,经各基层单位踊跃推选,共47个先进典型成为候选人(团队)。
现诚邀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网络投票,推选您心目中的“感动上海年度人物”!网络投票时间为8月23日至8月27日。以下是候选人(团队)简介(个人按姓氏笔画、团队按首字母排序):
1马文青,男,汉族,1972年8月出生,上海帆顺餐饮有限公司徐汇分公司总经理。2019年,他了解到长桥街道部分独居困难老人存在“吃饭难”问题,带领饭店员工免费为老人送餐上门。在近1300个日子里,他累计帮助老人16户。他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积极促成所在企业加入“清和敬老联盟”。
2王孝燕,女,汉族,1974年12月出生,上海卓川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保洁员。她30岁那年,母亲突发脑卒中,严重的后遗症使母亲瘫痪在床。祸不单行,奶奶也因年事已高不慎摔跤。她十余年如一日在床前尽孝。三年前,孝心唤起了奇迹,母亲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终于能够下床行走。
3王森,男,汉族,197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工程师、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他克服自身残疾的不便,佩戴着近20斤的假肢,除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投身公益活动。20多年来,他助残志愿服务超过1200小时,为残疾朋友募集到近百万元物资支持。
4王湉,男,汉族,1984年1月出生,熊爪咖啡创始人。他从14年前开始组织公益活动,2020年,在上海创立了“熊爪咖啡”。公司成立之日起就根植于助残事业,残疾人用工比例超过80%,通过打造咖啡产业链和开出的多家门店为百余名残障人士提供了就业岗位,让“无声”咖啡师得到更多人的关爱。
5兰云科,男,畲族,197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才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积极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坚持扶志助学,设立“兰云科专项奖学金”,坚持结对帮困,结对革命老区伤残退役军人,累计捐赠资金3760多万元,坚持拥军优属,安排4200多人走上就业岗位。
6朱蕙娟,女,汉族,195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云中居民区原党总支书记。1999年到云中居委工作以来,她坚持做好居民区与“南京路上好八连”结对共建,倾力支持部队建设,悉心帮助官兵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参与为民服务工作,推动落实“好八连”群雕建设工程和模范事迹宣传工作。
7严兵,男,汉族,196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他深耕海洋装备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30年,领衔“严兵浮式起重机创新工作室”攻坚克难,自主研发出多个亚洲第一、世界第一的海上大型浮吊,助力港珠澳大桥等多项“世纪工程”建设。
8李一帆,男,汉族,198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他带领禾赛科技通过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解决激光雷达成本高、量产难等“卡脖子”问题,突破了行业壁垒。其激光雷达经过了市场验证,客户遍及全球40个国家、90多个城市,持续扩大“中国智造”的影响力。
9李绍前,男,汉族,198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导航所副所长。作为北斗最年轻的主任设计师,他参与完成了12颗导航卫星总体设计和研制发射,参与研制的全自主可控专用导航卫星平台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创造了世界导航卫星组网新纪录。
10杨戌雷,男,汉族,198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车间主任,党的二十大代表。他先后完成了污泥消化干化焚烧等多项市级重大工程的运行调试,带领团队有效解决了“洋设备水土不服”等问题,获得了13项国家专利、13个市级创新奖项。
11肖旗,女,汉族,196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巴士第五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原管理员。2023年4月11日凌晨,肖旗所在的楼道内突发火情,火势迅速蔓延、情况危急。肖旗一家发现了火情后,身为楼组长的她冒着浓烟和灼热,逐一敲门,叫醒邻居。肖旗身上多处烫伤、摔伤,却保住了全楼的平安。
12何祖华,男,汉族,1962年11月出生,民盟盟员,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本世纪初,他回国投身于作物抗病育种前沿理论与核心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项目十余项。他40年如一日,从事植物病理与作物抗病育种研究,在植物广谱抗病机制与育种理论上取得国际领先的突破。
13张军萍,女,汉族,197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闵行区莘庄镇康城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副主任,党的二十大代表。她身为上海最大的四万人开放式社区——上海康城的“大管家”,10年时间里用“绣花针”精神将社区治理做精做细,引导广大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成为美好社区“合伙人”“当家人”。
14陆东辉,男,汉族,198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崇明区向化镇春光村党总支副书记。他作为村干部,默默扎根于农村基层,以服务百姓为己任。2023年1月17日,他开车经过向化镇六滧河,得知有车辆冲进河里,司机被困车中。他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破窗救援,拼尽全力将司机从车中救出来。
15陆学峰,男,汉族,1979年1月出生,农工党党员,乾荼文化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先天肢体残疾,却始终自强不息。为了让弟弟继续学业,他初中毕业后即辍学打工,靠自学取得博士学位。他曾勇夺15枚世界及全国残疾人举重金牌。他创立了茶饮品牌“荼小爱”,累计关爱帮扶近500人。
16陆科肖,男,汉族,198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崇明区消防救援支队新海消防救援站副站长。他扎根海岛17年,先后参与各类灭火和抢险救援战斗3000余次,救助被困群众260余人。多年来结对帮扶8名学生考上大学,长期照顾2户困难家庭和8位孤寡老人,累计帮扶金额达20余万元。
17陈明青,女,汉族,197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生处主任、学部部长。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无私奉献,努力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她积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通过开设市级共享课程、乡村学校结对支教、赴外省市教学交流等分享教学经验。
18邵茹鹏,男,汉族,2002年2月出生,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职工。他连续4年,每天坚持13个小时的训练,打造出接缝小于0.2毫米的榫卯结构,并获得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精细木工项目金牌。这是我国在2022世赛特别赛上获得的首金,也是我国在世赛舞台上获得的首个精细木工项目冠军。
19罗利军,男,汉族,1961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他长期从事水稻遗传资源研究,创新培育了节水抗旱稻,发明了“双向选择”以整合抗旱性和产量的育种新技术,建立了“旱直播旱管”的绿色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在水田生产节水50%,减少碳排放90%以上。
20金书林,男,汉族,194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江南第一牡丹”第22代守护人。“粉妆楼”古牡丹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所赠,金家世代视为珍宝。从青葱小伙到耄耋之年,金书林坚持40余年守护古树。1996年至今,积攒了十余本访客签到簿,累计记录访客10万余人次。金书林的儿孙们也已加入守护人队伍。
21周健,男,汉族,197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行政副主任、支部书记。他长期致力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与基础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进行持续葡萄糖监测参数的正常参考值研究,建立首个中国人正常参考值。他援疆期间,从无到有创立了新疆喀什二院内分泌代谢科。
22房金妹,女,汉族,194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校长。她本是优秀的纺织女工,1988年突遭厄运,多次手术后高位截瘫,她却顽强不屈,报命运以歌。1996年,帮助105名孩子重返校园。20多年来,累计帮助8000余户家庭,是孩子们的“轮椅校长”。
23赵东元,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党委统战部部长。他长期从事化学基础理论和化学应用领域的研究,带领团队发明了20余种以复旦大学命名的介孔材料,荣获多个国内外重量级学术奖项,研究成果转化催生出的产品,应用于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村等场景。
24赵听听,女,汉族,1988年5月出生,上海逸乐护理站吴淞区域站长。2016年,她通过考试成为上海第一批长护险护理员。从事护理工作7年来,照护过40多位老人,用专业细致的护理和亲人般的陪伴,温暖着老人的心。她做事严谨细致,待人亲切温暖,被很多老人当成“自家孙女”。
25胡传硕,男,汉族,198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装班组长。他凭借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精神,成长为国内船舶制造领域卓越的钳工技能带头人,参与研制了多个国家重点战略高新产品,参与建设了多个重点工程项目。他自主研制的16项船舶专用工装中,有3项获得国家专利。
26俞雄辉,男,汉族,196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刑侦支队民警。他奋战在刑事侦查一线27年,参与侦办了3000余起刑事案件,成功侦破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的案件。2019年工作中突发脑梗,所幸抢救及时,即便如此也未能阻止他留在打击破案的第一线。
27施德华,男,汉族,194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嘉定区安亭镇讴象社区居民。他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服役,于上世纪70年代初奔赴前线,执行边境军事任务,所在的中队先后有26位指战员献出了生命。为了完成牺牲班长生前嘱托,他历经艰辛,寻找到了26位烈士的亲属,给他们送去慰问和敬意。
28袁攀攀,男,汉族,1991年9月出生,全屋定制设计师。2022年11月11日早上,他看到同楼的一名小女孩爬出了6楼窗外,双手扒着窗沿,随时有高坠危险。他自告奋勇,第一时间冲到现场开展营救。他急中生智,找来一个塑料凳踩在脚下,抓住扶栏攀援而上,小心翼翼地将女孩抱了下来。
29顾晓芬,女,汉族,1980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浦锦路派出所一级警长。她扎根社区15年,依托警情闭环管理和三所联动机制,将矛盾发现在早、化解在小,今年来排查化解矛盾80余起,“民转刑”零发案。她24小时在线“接单”,对居民求助“秒级”回应,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事。
30郭明,女,汉族,1981年2月出生,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副总干事。她耕耘20年,带领社工机构和全市近700余名青少年事务社工在家事社会工作、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标准化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其中,服务困境青少年、不良行为青少年500余名,化解家事案件纠纷105起。
31黄恺,男,汉族,198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供水分公司芙蓉江供水管理站副站长。他在工作中是勤劳认真的“护水卫士”,一丝不苟守护好城市供水生命线。积极参与公益献血、助学和帮困活动,还组织站点职工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设立“爱心冰箱”。
32覃海洋,男,土家族,1999年5月出生,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硕士研究生、中国国家游泳队成员。他在2023年游泳世锦赛上勇夺4金,一举打破男子200米蛙泳世界纪录,成为新晋“世界蛙王”,成为首位在同一届世锦赛包揽蛙泳3个项目金牌的运动员、中国游泳历史上单届世锦赛金牌数最多的男选手。
33程美华,女,汉族,195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美华丝毯创意工作室厂长兼总设计师。其作品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世博会、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等收藏、陈列。2016年,“金山丝毯织造技艺”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她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
34潘阿锁,男,汉族,1983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爱登堡电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他通过长期钻研,成长为优秀的“电梯工匠”。奋力科研攻关,完成40多项技术创新,获得22件授权专利,4项技术被认定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5“爱在临别时分”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于1993年,其所属的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上海市首家开设安宁疗护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团队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创新生日会、喜乐会、纪念日等11项服务形式,为临终患者提供陪伴。30年来,这座“生命驿站”共守护3000余位临终患者走完最后一程。
36长宁区援外医疗队成立于2004年,先后赴云南、青海、新疆、海南等地开展医疗援建和健康扶贫工作,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远赴摩洛哥开展医疗援助。以“培养一批人才、留下一支队伍、服务一方群众”为工作理念,积极改善当地硬件设施,提升当地医疗能级,助力提升受援地医疗“造血”功能。
37“睛”益求精守护光明团队成立于1953年,隶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团队坚守医者仁心,矢志科研创新,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眼眶病、眼肿瘤专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期精准帮扶西藏、新疆等地区,开展盲童诊治等公益项目,牵头成立全国259家医院组成的眼科联盟。
38上海联影高性能数字化PET/CT研发团队成立于2019年,这是一支由50人组成、硕博士占比95%以上的研发团队,为实现数字化PET/CT核心部件的全面自主可控,团队完成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了关键“卡脖子”技术,使我国PET系统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助力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
39上海浦东新区三栖退役军人应急救援保障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8年,是一支以退役军人为骨干的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力量,先后参加了河南、山西、涿州特大暴雨救灾,浙江临海、桐庐和江西南昌抗洪抢险以及上海、西安疫情防控隔离点消杀等重大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的义务赈灾及救援行动。
40上海市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通信警报业务科,主要担负全市人防无线通信建设管理和保障、防空警报系统建设及警报发放等工作任务。自成立以来连续15次完成“警报试鸣”。牵头推进全市超短波数字集群人防专用通信网建设,建设基站30个,为国防动员组织指挥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保障。
41上海张志勇公益服务社成立于2014年。领衔人张志勇自2002年起长期关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积极投身各项公益事业。团队足迹遍布云南、甘肃、新疆、宁夏、贵州、西藏等省和自治区,自成立以来直接资助学生800余人,累计捐款达400余万元,捐赠各类物资600余吨。
42铁路上海站“心尚”服务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分设于上海火车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致力于为旅客提供暖心帮扶,每日为旅客提供老幼病残重点服务、免费租借轮椅担架等便利服务。团队已成为守初心担使命的红色文化阵地、彰显新时代劳动者精神风貌的舞台和洋溢社会文明新风的窗口。
43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研制团队成立于2011年,隶属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负责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总体研制工作。该团队研发的梦天实验舱,于2022年11月圆满完成发射任务,并顺利完成交会对接和舱段转位,实现了中国空间站“T”字形基本构型在轨组装的完美收官。
44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试飞运行部成立于2014年,主要负责国产民用飞机的试飞实施、试飞组织、设计支持、健康监测、安全管理等工作。部门努力追求“安全试飞”和“高效试飞”目标,全力保障ARJ21批产交付突破百架、C919取证和首架交付、CR 929设计评估等三大型号任务齐头并进。
45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新区分公司成立于2014年,积极落实“网络强国”战略,服务浦东“智慧城市”“科创中心”建设。先后完成浦东机场、迪士尼园区、浦东足球场、海昌公园、特斯拉超级工厂及多条地铁线路的5G覆盖工作,圆满完成进博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重大活动的信号专项覆盖任务。
46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场务团队自1994年以来担负着开闭市操作、业务系统点检维护、基准价格发布、市场监测等职责,直接服务的利率汇率市场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市场总规模的73%。团队每天值守21小时以上,为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5万多个交易账户提供业务和技术支持,年操作业务量超过10万笔。
47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相变存储器”研究团队成立于2003年,以实现下一代自主可控存储芯片为使命,为解决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提供了新技术方案。致力于存储芯片国产化和自主可控,在相变存储器芯片材料、器件、工艺、设计和应用全环节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