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化菜市场”啥模样?静安区宝德菜市场改造升级后回归
6月1日,历经三个月改造升级后,宁家·宝德菜市场回归。该菜市场地处老年人口占比42.72%的静安区临汾路街道,全新升级后不仅环境明显改善、业态更为丰富,也变得更加“聪明”。
市民、商户、管理方都受益
“智慧化菜市场”啥模样?笔者走入宝德菜市场,看到新鲜果蔬、肉制品、水产品、熟食等琳琅满目地摆满每一个摊位,重新开业第一天,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买菜。
菜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入口处主通道配置的信息公示LED大屏,市场里商户的公示信息、成交数据、营业状况等均显示于此,市民可快速知晓当日菜价,还能看到每一个摊位相应菜品的成交价格。一些精打细算的老年市民无需再逐一询价、比价,就能选到心仪菜品。
菜市场中的信息公示LED大屏。静安区供图
此外,市民买菜后拿到的购物小票不仅有商户名、品名、菜价、花费金额,还有菜品溯源二维码。“就算离开市场,也能通过手机扫描小票上的二维码查询到这些信息,万一买来的菜不新鲜,有据可依。”家住保德路241弄的张阿姨告诉笔者。
菜市场升级后,商户们也从中获益。经营蔬菜生意的商户刘女士指着身边的AI识别智能电子秤告诉笔者,以往市民买菜结算时,需要她一个个找货品类目点价格,然后算出总价;现在只要把货品放上去,电子秤就能识别货品类别、称重量、算价格,更方便也更快捷。“菜场LED大屏上实时更新的销售信息排名还能告诉我,今天哪个菜卖得好,哪个不好,我就能及时调整进货,避免存多了烂掉。”刘女士说道。
管理方日常运营也更方便了。以往需要管理人员不停在菜市场内来回巡视,才能及时制止抽烟等不文明现象或安全隐患,如今行为识别检测仪能对其迅速定位,降低人工投入成本;收取租金和物业费时,过去管理人员得去每家商户提醒、催缴,现在AI识别智能电子秤上就有合同到期和缴费提醒,管理方通过后台就能随时看到缴费情况;新植入的客流检测仪能让管理方实时了解客流情况,一旦瞬时客流增多,系统就会自动预警,提醒管理方及时启动限流措施,加强客流疏导,保障市民买菜安全。
让市民买菜更安全、舒心
除了智慧化改造,宝德菜市场还对硬件设施进行了升级。家住汾西路206弄的刘阿姨是菜场“老顾客”了,据刘阿姨描述,改造前的菜市场不仅硬件设施积弊累累、采光及空调设施欠缺、内部整体昏暗闷热、摊位设施和货架样式陈旧,排水系统还老化了,潮湿积水明显。“晴天还好,一到下雨天,脚踏进去不停地打滑,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就有点不安全了。”刘阿姨告诉笔者。
如今,改造后的菜市场增加了灯光和空调布置,明朗敞亮,同时为解决水产区域异味、堵塞、溢水等问题改进了排水设施,将雨水污水分流,并在水产摊位柜边增设了排水渠,扩大下水口。此外,菜市场还调整了摊位布局,使人流动线更明确,让市民买菜更舒心。
菜场引入平价蔬菜超市专区
据介绍,目前宝德菜市场面积约1500平方米,共68个摊位。而摊位上的菜价,无疑是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笔者了解到,宝德菜市场为静安区属国有企业上海大宁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下属菜市场,大宁集团在所属菜市场常年设有平价蔬菜摊位,此次宝德菜市场也引入了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平价蔬菜超市专区。
“蔬菜专区内菜品品种多达120多种,其中三分之一由蔬菜基地产地直供、产销对接,三分之二由上海各大蔬菜批发市场直供配送;专区内每日提供不少于10个品种的平价蔬菜,品种不定期轮换,价格总体低于周边市场蔬菜价格的20%到30%,使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大宁集团下属上海金贸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国民介绍道。
据悉,大宁集团目前管理着静安区彭盛菜市场、平顺菜市场等共计14家“宁家”品牌菜市场,服务静安区内7个街道和1个镇,惠及周边45万市民。其中,已有4家建成标准化智慧菜场。
头图为宁家·宝德菜市场中,市民正在买菜。李美慧摄影
摄 影:李美慧
责任编辑:包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