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赋能、让利于民,临汾社区“家门口”菜市场上新了!
小菜场,大民生,维系田间餐桌两头,关乎市民日常生活。历经三个月改造升级,宁家·宝德菜市场今天(1号)正式回归。该菜市场地处老年人口占比42.72%的静安区临汾路街道,全新升级后不仅环境明显改善、业态更为丰富,也变得更加“聪明”起来。
“干净、规整,这菜场环境相比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住汾西路206弄的刘阿姨对宁家·宝德菜市场此番亮出的“新面貌”赞不绝口。据刘阿姨描述,改造前的宁家·宝德菜市场硬件设施积弊累累,采光及空调设施欠缺,内部整体昏暗闷热,摊位设施和货架样式陈旧,排水系统老化,潮湿积水明显。“晴天还好,一到下雨天,脚踏进去不停地打滑,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就有点不安全了。”
改造后的菜市场增加了灯光和空调布置,视觉、感觉效果增强,明朗敞亮。同时,为解决水产区域异味、堵塞、溢水等问题,改进了排水设施,将雨水污水分流,并在水产摊位柜边增设排水渠,扩大下水口。“此外,我们还调整了整个菜市场的摊位布局,使人流动线明确,从而为顾客带去了更好的购物体验。”大宁集团下属上海金贸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国民表示。
装修后的宁家·宝德菜市场约1500㎡,共68个摊位。为了更进一步惠民利民,特别引入了面积约100㎡的平价蔬菜超市专区,并搭配15㎡的蔬菜保鲜冷库。蔬菜专区内各类菜品品种多达120多种,其中,1/3由蔬菜基地产地直供、产销对接,2/3由上海各大蔬菜批发市场直供配送。“专区内每日提供不少于10个品种的平价蔬菜,且不定期轮换,价格总体低于周边市场蔬菜价格的20%-30%,最大限度让利于民。”陈国民说。
改造升级后的宁家·宝德菜市场入口处主通道还配置了信息公示LED大屏,市场里商户的公示信息、成交数据、营业状况等均显示于此。市民走进菜场,只需看一眼大屏,就能快速知晓当日菜价以及每日低价好物,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摊位的相应菜品成交价格,对不少精打细算的老年居民而言,再也不需要兜一圈询价比价,就能选到最心仪的菜品,省时省力省心。
受益的不仅是市民,商户们也对如今的菜市场交口称赞。经营蔬菜生意的商户刘女士指着身边的AI识别智能电子秤说,以往市民买菜结算时,都要一个个找货品类目点价格,然后再算出总价。“现在不一样了,只要把货品放上去,这个电子秤就能自主识别货品类别、称重量、算价格,卖菜方便多了。”
此次智慧化改造升级,使管理方在日常运营上也“如虎添翼”。例如,以往需要管理人员不停在菜市场内来回巡视,才能及时制止抽烟、遛狗等不文明现象或安全隐患,而如今,有了行为识别检测仪,能迅速定位,大大降低了人工投入成本。再比如,新植入的客流检测仪能够让管理方实时了解客流情况,一旦出现瞬时客流增多的情况,系统就会自动预警,提醒管理方及时启动限流措施,加强客流疏导,保障市民买菜安全。
近年来,大宁集团聚焦构建“城市15分钟便民生活圈”,陆续推进下属菜市场进行智慧化升级改造。集团目前管理共计14家“宁家”品牌菜市场,服务静安区内7个街道和1个镇,惠及周边45万居民。现已建成4家标准化智慧菜场,4家五星级菜市场。
陈国民表示,宁家·宝德菜市场通过此次智慧化改造升级,形成了“智慧管理、智慧经营、智慧办公、智慧运营、智慧公示、智慧服务、智慧监管”七位一体智慧菜场服务体系。下一步,大宁集团还将通过拓展线上销售功能、加强数据分析运用等来赋能宁家·宝德菜市场,将其创建成为上海市示范性智慧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