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举重世界冠军把助残咖啡馆开到了上海市区
怀抱吸管杯的奶牛logo、亮眼的黄T制服、吸睛的大幅留言墙……近日,在上海市金山区小有名气的奶茶店“荼小爱”,被“复制”到了位于静安区的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大楼,成为“阳光201”残疾人就业服务综合平台的一员。从在沪郊尝试运营第一家门店,到入驻服务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的中心枢纽,举重世界冠军陆学峰与妻子王利携手走过两年多时间,随着新店的开业,他们开店助残的事业又添了光彩一笔。
陆学峰最为人所知的身份是举重世界冠军。从一名先天肢体残疾人,到在举重职业生涯中斩获10余枚冠军奖牌,再到闯出一番自己的事业,陆学峰受到过许多善意的帮助,也懂得“点亮一束光”对残疾人的意义,“捐助或许能解他们的燃眉之急,但是,带着他们走向社会、找到认同,才是更多的残疾人家庭期盼的事。”陆学峰的妻子是茶艺师,开助残奶茶店是两人共同的选择,希望以此回报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
“荼小爱”采用的是“2+2”店员结构,即两名健全员工加两名心智障碍员工。平均1小时30多杯的出单量,对其他奶茶店或许游刃有余,但对于“荼小爱”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为了不让顾客等太久,陆学峰帮着打起了下手,王利则负责核对整个流水线的运作。原材料的比例是否正确,冰沙打得时间够不够,鲜果打汁的手法对不对,如有不到位,她会马上叫停纠正。
“耐心是从事助残事业最低的门槛。”陆学峰说,相比其他流水线,奶茶的制作流程对心智障碍残疾人来说更易上手,危险性也较低。“荼小爱”的员工里有智障和残障人士;门店的部分水果原料来自金山区25家助残涉农组织;奶茶杯上的图案是智障学员的原创。小店还设立了“荼小爱茶饮创业基金”,每售出一杯茶饮,就会提取一定比例的收益放入基金用于支持残疾人创业事业。
一家门店要健康地运营下去,可持续的盈利能力是关键,助残事业唯有真正实现从“供血”到“造血”的转换,才能让助残之路走得更远。“说到底,品质和口碑才是打出品牌的关键。”在陆学峰看来,助残之名不是光环,而是使命,“让更多的残疾人或者关注残疾人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助残项目的孵化和推动中来,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
责任编辑:黄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