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引领共治共享新样本——上海静安区打造“新心驿站”引领凝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
编者按
基层是治理的基础所在、重心所在、支撑所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根基在基层;完善治理体系,底盘在基层;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着力点在基层。
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新起点上,我们必须谱写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
本报与人民网上海频道共同开设“党建引领共治共享新样本”栏目,向读者展示各级基层党组织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做好精准化服务的基础上,做好精细化治理,把党的领导传导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的最新案例。
党建赋能“活力圈”,
又红又潮又暖“新”
上海静安区打造“新心驿站”引领凝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
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飞速发展,外卖员、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成为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新”力量。为凝聚好、服务好、调动好这一群体,推动产业发展与基层治理协同发力,上海静安区一直在着力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格局。
圈住新兴业态全领域,筑梦初心强组织
面对平台企业发展扩张快、组织架构变动频繁、党组织设置不规范,新就业群体党员数量少、流动性高、组织困难,党建工作难度大等问题和现状,静安区坚持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摸底数、建机制、抓覆盖,构建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四梁八柱”。
开展调研摸底,形成规范清晰的全“新”底数。由区社会工作党委牵头,立足静安区重点特色新业态,聚焦共享出行平台、电子竞技、电子商务等行业,对本区109家新业态企业,2.6万名网约车驾驶员、网约配送员、互联网主播、电竞选手等新就业群体展开调研。通过动员楼宇专职党群工作者、党建指导员、居委会参与人员排摸,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带队走访了解相关企业需求,联合区党代表、人大代表集中开展调研工作等方式,摸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基本情况,征集基层治理的意见建议。同时,利用“滴滴”企业总部在静安的优势,依托“白领驿家”,打破区域界限,对网约车司机现状进行深度排摸,并探索在全市建立“益家盟”司机服务站点。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着力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党建工作体系,形成由区委组织部(区社会工作党委)牵头抓总、行业部门各负其责、街镇兜底管理、平台企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积极打造“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新业态企业党支部—党建指导员”的全链条、闭合式组织体系。例如,大宁路街道党工委成立互联网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专班,党工委书记亲自挂帅,形成“1+6+8”工作架构。同时,积极联系区级各职能部门,强化与街道辖区互联网企业的精准对接,建立直通车服务模式,切实形成多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延伸组织触角,推动党建工作的有效覆盖。以头部企业为重点,推动党组织应建尽建,依托合作企业、网点站点和属地街镇灵活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通过街道选派党建指导员、建立群团组织等方式,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领和凝聚服务工作。例如,英雄体育VSPN成立独立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将电竞企业文化与日常工作、赛事直播等进行融合;滴滴上海党支部在静安区委组织部和属地大宁集团党委的支持下,将35名党员网约车司机串联起来,成立流动党支部,加强日常学习教育和管理。党的组织触角正在不断深入云端、落在车里、建在路上。
圈定多元资源优服务,拥抱暖心聚人心
你们温暖城市,我们温暖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就像城市的“摆渡人”,他们用快节奏的工作强度为给市民们带来了“家门口的便利”。静安区始终把引领服务发展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作为党建工作的一件大事,通过打造“新心驿站”服务品牌、升级党群服务阵地、加强资源联动等方式,给予这个群体更多的温暖和关怀,让他们在城市中感受“稳稳的幸福”。
思想教育引领,打造有深度的“新”课堂。加强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党员教育管理,依托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和各类党群服务阵地,打造一批身边的现场教学点。围绕中共二大召开百年和首部党章诞生百年主题,开设“行走中的党课”学习项目,白领驿家开展“永远跟党走”红色定向活动,各街镇利用辖区内的红色资源,打造“四史”学习教育长廊,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文明实践、新就业群体工作属性等开展创新体验项目,定期邀请新就业群体代表、相关站长或企业高管,就新业态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在思想上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凝聚引领。
党群阵地升级,建造有温度的“新”家园。静安区升级各级党群服务阵地,并将青年之家、社会组织一并纳入服务体系,实现挂牌一批、升级一批、做优一批。依托“新心驿站”“益家盟”等新就业群体服务平台,开设24小时服务阵地,在空间布局、硬件设施、服务内容上下功夫。在党群阵地设立手机充电、饮水服务、休息放松、汽车充电桩、20分钟临时停车位等功能,有条件的党群阵地还提供适当餐食等,让新就业群体能停得下来、走得进来。例如,作为滴滴总部所在地,彭浦镇党委积极成立“新心驿站”,并挂牌滴滴出行(上海)党群服务大本营,聚合力打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阵地,通过举办“夏日关爱、健康护行”专场党群服务日活动和“聚新引力”新业态劳动者专场生日会等活动,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家”的温暖,增强幸福感和归属感。
服务功能优化,塑造有品质的“新”平台。静安区推动各级党群服务阵地叠加服务功能,优化开放时间、活动形式,按照红色教育、健康医疗、职业培训分为三大类,定期举办情景党课、红色电影、职业病问诊等活动和服务,定向提供技能培训、心理疏导、法律援助、政策解读,适时开展“欢乐留沪过大年”“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活动,为广大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进行心灵“充电”,筑造红色“港湾”。同时,整合区域党政群团各项资源,推出由区商务委、公安分局、团区委、总工会、区社联会、白领驿家等共同组成“新心驿站”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保障清单,提供全领域、个性化的服务。临汾路街道党工委积极推进“新心驿站”服务品牌落地落实,依托街区工作站,在全社区分级分类设立“新心驿站”,将辖区部分美发、餐饮、银行、快递站点、街区等作为成员单位纳入,盘活辖区内多方资源,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丰富多元的服务,不断扩大服务范畴和服务内涵。
圈出美好生活共同体,绘就同心善治理
从受益者变为局内人。积极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熟悉社情的优势,推动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通过设置党员先锋岗、鼓励党员亮出身份,引导其担当社情信息员、政策宣传员、平安巡查员、文明劝导员、志愿服务员,在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社情民意传递、市政设施报修等方面发挥作用,成为基层治理中最活跃的动态细胞,让“新”群体汇聚成“新”力量,实现与基层治理的“双向奔赴”,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做文明宣传先行者。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的职业特点,围绕工作半径,让他们成为“行走的宣讲特派员”。比如,在美团、饿了么、叮咚、顺丰等企业的外卖员、快递员中挖掘优秀党员,培养成为“党章宣讲员”,与“饿了么”“盒马鲜生”共同开展“争当文明骑士 助力文明创建”实践活动,引导外卖出行人员成为文明出行的践行者,共同助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复评。
做疫情防控志愿者。疫情封控期间,许多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都积极响应号召,加入到大上海保卫战中,成为了疫情防控的红色新力量。在配送物资人手紧缺的情况下,“饿了么”静安兴业站站长主动与石门二路街道联系,成立一支由20人组成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带领员工真情反哺,为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免费配送餐食上百份。疫情初期,滴滴党委与警方、街道积极联动,由党员司机带头,其他网约车司机纷纷跟上,分区组建多支滴滴抗疫保障车队,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公益服务。同时,一支由女性司机组成的特殊团队“木兰联盟”脱颖而出,也积极响应号召加入抗疫保障先锋队伍,为处于疫情困难之中的人们提供了爱心“摆渡”。
做社情民意传达者。区委组织部联合区总工会、曹家渡街道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代表座谈交流会,深入了解服务需求,并就基层治理征求意见建议,同时,鼓励他们化身社情民意的传达者,利用工作优势及时收集反馈来自基层的想法,积极传递正能量,让新就业群体成为“广纳群言、广谋良策、广聚共识”的桥梁,让“彩色骑手”化身基层治理的“红色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