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浸式消防安全实训课程送教上门 静安消防开展消防安全进校园活动
学生们学习使用灭火器扑灭明火 /消防供图
晨报记者 倪冬 通讯员 邹逢安 袁一璐
“全是烟,什么都看不见。”11月24日,静安区消防救援支队在彭浦初级中学开展消防安全进校园暨中学生实训课程“送教上门”活动,通过“真火、真烟、真练”的沉浸式消防安全实训,让同学们零距离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与灭火自救技能。
“在充烟环境中逃生很难”
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4个课时的消防安全实训课程已被正式列为上海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全市10万名初一学生将系统性接受一次消防安全实景教育,这标志着上海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率先迈入标准化、普及化、实训化新阶段。
11月24日,静安区消防救援支队在彭浦初级中学开展了消防安全进校园暨中学生实训课程“送教上门”活动。
在火场逃生区域,红色帐篷搭建起来的充烟室内浓烟弥漫,要想从这个充烟严重的“火场”里逃生非常困难。
“全是烟,什么都看不见。”初一的吴同学在体验充烟室逃生时,是最后一个找到逃生出口的。她直言,如果不是消防员跟在后面提醒,真得很难在充烟环境中逃生。
在学习使用灭火器环节,学生们需要亲自动手操作灭火器,扑灭油桶中的明火。
作为第一个动手操作灭火器的男生,闵同学虽然之前有过学习使用灭火器的经验,但在扑救油桶火灾时,还是费了很大力气,喷了3次才将明火扑灭。在他看来,真正动手操作灭真火,远比想象中要难得多。
“一定要敲玻璃的4个角。”在自救逃生环节,静安区市北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现场演示了如何使用逃生锤,敲碎玻璃,并邀请同学们体验了现场佩戴“防烟面罩”。
沉浸式实训更易“入脑入心”
彭浦初级中学一名初一男生表示,虽然从小学就开始学习消防知识和自救逃生技能,但这种“真火、真烟、真练”的沉浸式消防安全实训带来的冲击更大,也更容易“入脑入心”。
据静安区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张燕介绍,今年暑假,区消防支队与区教育局联合制定了消防安全暑期专项行动的活动内容,累计超过2万人完成了消防安全暑期知识竞赛答题,结合全民消防学习平台积分,一共产生了15名“学习小能手”,其中9名来自彭浦初级中学,“学生们学习消防知识的热情非常高”。静安区消防救援支队还专门为消防安全“学习小能手”颁发了奖状。
静安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永华表示,11月是消防宣传月,消防宣传进校园是消防宣传“五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消防安全实训课程的开展,力争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携手共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