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园地】展现居民力量 创新管理模式 彭浦镇分享抗疫自治案例和楼组建设成果
11月24日下午,静安区彭浦镇党委、彭浦镇政府在该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了“彭邻微光 ‘疫’路前行”2022年彭浦镇居民区抗疫自治案例分享会暨年度楼组工作总结会。今年,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彭浦镇域各居民区的广大群众通过自治管理守护家园。
守望相助的凡人微光
案例汇编成书、真实故事演绎为情景剧和叙事诗
小区居民当“团长”为邻里团购生活物资、居民志愿者助力核酸筛查和便民配药等情节,融入进了当天分享会上的情景剧“小区有团长”、叙事诗《凡人微光 奉献担当》等节目。来自彭浦镇的光启剧社演员演绎出了居民在抗疫中自治互助的真实故事。
为了总结各个居民区引导群众通过自治互助共同抗疫的方法和经验,彭浦镇自治办整理、编辑了从36个居民区征集的37个案例,形成了《彭邻微光‘疫’路前行——2022年彭浦镇居民区抗疫自治案例汇编》一书。该书分“党建引领”“志愿参与”“团购管理”“关怀疏导”和“邻里同心”5个篇章,生动讲述了小镇居民群众在居民区党组织的引领下,想方设法、齐心协力保障居民物资供应、就医配药等日常生活需求的事迹。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优秀案例颁奖仪式,对从上述案例汇编中评选出来的12个优秀案例进行了嘉奖。这些通过“大众投票+专家评审”形式评出的优秀案例,反映了一些平凡的社区工作者、居民等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智慧、勇气与担当。比如,江场西路1366弄居民区,在所辖两个小区均开通了一个24小时热线电话,并公布了居委会微信公众号、运用楼组微信群,全天候倾听居民呼声,及时解决居民柴米油盐菜等基本生活物资供应之忧。
楼组邻里共治共享力量
表彰“楼组之最”、居民区楼组骨干传经送宝
通过加强“邻聚力”工程和“美丽楼组”建设,营造楼组共享自治成果的氛围,是彭浦镇开展基层自治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该镇已成功创建“美丽楼组”1905个,占全镇楼组总数的57%。在楼组建设中,邻里携手参与楼道堆物清理、加装电梯、文明养宠、垃圾分类、人文景观营造等活动,共享优美楼组环境。特别是在上半年疫情防控战斗中,许多楼组更是发挥了基石作用,邻里守望相助,涌现出许多邻里一家亲的故事。
为鼓励更多居民参与“美丽楼组”创建活动,彭浦镇政府举办了2022年“楼组之最”评选活动,通过居民投票,龙馨嘉园3号楼、场中路3300弄5号楼、阳城路283弄16号楼、望景苑2号楼、龙潭1269弄13号楼、塘南17号楼、阳城贵都53号楼、洪泉73号楼、沪太路935弄4号楼等41个楼组分别荣获最具人气、最具活力的“楼组之最”。
据了解,彭浦镇龙馨嘉园居民区3号美丽楼组是该居民区的模范楼组。在党建引领下,由居委会积极引导推进下,楼组长带头,楼组党员发挥先锋先锋模范作用,楼组志愿者协助的模式下推进。平时楼组内互帮互助、融洽和睦,比如有户居民家里的下水管道堵塞了,楼里东家找材料、西家找零件,互相帮助就把问题解决了。
此次活动现场,对9家最具特色的“楼组之最”进行了表彰,并通过云端演绎“点亮楼组地图”,让观众共同分享海鹰居民区、白遗桥居民区、运城居民区3名楼组骨干的传经送宝。他们讲述了通过党建引领、家风建设、楼组议事等建设楼组的方法经验。
微网格创新模式
发布自治项目,推出“彭邻格”基层治理新模式
为持续推进“邻聚力”工程,让更多居民群众分享社区自治的成果,本次分享会上,彭浦镇推出了“彭邻格”基层治理新模式。该模式聚焦“网格化治理”这一核心治理形态,以居民区楼群党支部这一微网格为单位,开展基层精细化治理实践探索,每个微网格服务范围涵盖20个左右居民楼组。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3年“彭邻格”首批10个自治项目。这10个先行先试的自治项目,都是根据微网格里居民诉求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征集遴选而来的。例如“幸福来敲门”邻里互助项目,是为满足广中苑一些特殊群体希望享受上门理发、手机使用指导、代叫出租车等服务而设立的;“微·笑”微网格空间再利用项目,是为满足原平路528弄1至19号居民希望将小区19号背面闲置多年的空地打造成全新的体育、休闲、娱乐场地而立项的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