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株古树名木留住上海乡愁
10月28日,“向树而生·相伴千年”——上海古树名木保护主题展在静安公园拉开序幕。这次主题展是对《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施行20周年的一次总结回顾。
根据《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树种珍贵、稀有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古树后续资源是指树龄在八十年以上一百年以下的树木。”
静安公园古树群。 马伟勤摄 绿博士供图
截至2021年底,上海全市共有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2812株,其中古树名木1656株,古树后续资源1156株,广泛分布在全市16个区。
静安公园主景道两旁的悬铃木都是120多年的古树,是静安公园的“镇园之宝”。古树管理部门介绍,1997年修建轨道交通2号线时,为了保住中心城区这片独一无二的悬铃木古树群,选择了成本最高、难度最大、投入最多的施工方案:车站移位至南京西路,与古树擦肩而过,同时关闭了周边商业街整整一年。“地铁让位古树”,成为申城保护绿化史上一大美谈。2020年,市、区古树管理部门又利用树木雷达、无损检测仪等设备,对悬铃木古树群的地上、地下部分分别进行“体检”,根据结果编制“一树一策”专项复壮保护方案。
类似保护案例并非个案。浦东新区济阳路以西1500米临时绿化带中的0369号古银杏,于1986年鉴定为二级保护古树。2010年,此处建造东方体育中心,古树所在区域将建造为游泳场馆。为保护这株古树,市、区古树管理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调整规划,最终确定下来“建筑让位古树”,让场馆规划位置调整向北移,并同步对道路、入口等规划布局做了调整。
这些年来,古树管理部门不仅为部分长势渐衰的古树度身定制复壮方案,让它们重现昔日风华,还为其中的一些建造了公园。闵行区的一株古紫藤已有约500年历史,是上海最古老的紫藤。1992年,相关部门为它辟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紫藤绿地。1999 年,又以古紫藤为主景,在各景点前分植了100多株造型各异的紫藤,形成以紫藤为特色的公园——“古藤园”。位于嘉定的0001号古银杏已经1200余岁,是上海最年长的古树,堪称“魔都第一树”。2002年,这株古银杏也有了自己专属的“花园”。
本次古树名木保护主题展分室外和室内两个展区,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上海古树名木的风貌、保护历程和成效。市民游客可以“聆听”外滩源百年广玉兰、宋庆龄故居百年香樟等古树的故事;了解“上海千年古树”“最年长香樟”“最矮名木”“具有红色印记的古树”等各种知识。
感兴趣的市民还可以动动手指,扫描现场二维码,为“古树印象”主题摄影作品投上一票。现场展出的30幅获奖作品从征集活动收到的1058幅(组)作品中遴选而出,用镜头呈现上海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的独特魅力。主题展结束后,将根据市民游客投票情况颁出网络人气奖。
展览由上海市林长制办公室、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上海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总队指导,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上海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上海市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主办,上海市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静安公园协办。展期为10月28日至11月27日,每天开放时间为9:00—16:00。
责任编辑:田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