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新学期!“神兽”如约“归笼” 上海4.7万公安民辅警开启护校新模式
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静安警方组织开学首日“警校家”联动护校工作,静安区首批家长志愿者上岗参与护校工作,静安交警部门落实错时停车机制并试点“三色停车卡”,属地曹家渡派出所协同开展校园周边“视频巡控+护学岗”机制记者 王湧 摄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见习记者 陈友敏
昨天,上海约165万名中小学生和55万名幼儿迎来开园开学首日。沉寂了半年的沪上校园,因为有了孩子充满活力的身影,也变得生机勃勃。而孩子们的“上学路”,也因为有了警方的护航而倍感安全放心。昨天,上海公安交警部门出动了4.7万余名民警、辅警、保安等安保力量,制定了“一校一方案”,从严落实4000余所校园安全防范措施。
百余名家长志愿者
上“岗”护校
早上7时许,在静安区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门口,来自静安交警的铁骑护航队和身穿绿色马甲的家长志愿者们已经早早到位,相互配合着开展护校工作。吴先生就是当天的家长志愿者,他协助民警指引孩子们快速下车,有序进入学校。据了解,这是静安区今年首次启动的“警校家”护校模式。“家长志愿者参与护校活动,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家长深刻体会到护校工作尤其是校园安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于孩子而言,家长的以身示范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教育作用。”吴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四年级小学生的父亲,经常参加学校的志愿者活动。对于开学,他也对孩子进行了防疫方面的教育。“我告诉孩子,做好个人防护是利己利他的事。因此我们出门要带好口罩,与别人说话保持一定距离,尤其是孩子们在玩耍时要注意个人的防护。”
记者了解到,仅静安辖区的234所学校,已经完成了从招募家长志愿者到线上“岗”前培训的全流程,首批100余名家长志愿者护校队将从开学首日起,以轮岗制的形式加入到护校安园工作中,与警力形成良性联动。
“根据开学首日的试点来看,‘警校家’联合护校模式有效缓解了校园门前的交通拥堵,同时也让学校门口多了一道安全‘防护栏’。”静安交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黄晓波告诉记者。
“三色”停车卡
规范错峰停车时间
记者在现场看到,交警在路口引导接送车辆快速通过,护校力量协同疏导送学车辆“即停即走”,校方、家长志愿者则在学校大门划定范围内有序分发“三色”临时停车卡、组织学生依次排队开展测温登记和进校事宜。截至8时30分许,学校门口秩序井然,未出现长时间滞留造成的交通拥堵情况。
“以前接送孩子上下学会面临停车难、通行慢等情况,现在有了‘警校家’护校联盟等举措,我们不用熄火停车下车,即停即走,省心多了。”一名三年级家长表示,从交警引导车辆进入临时泊车区域,至家长志愿者接送到学生,最短只要30秒,做到了快接快送。
据悉,此次推出的红黄绿“三色”停车卡分别对应不同年级学生的上下学时间段,并配套交通指引,引导家长自觉在警方划定的临时泊车点错时停车接送学生,进一步缓解上下学时的停车紧张问题。
静安交警支队车宣大队副大队长张履深告诉记者,以一师附小为例,每天上午7时至8时30分以及下午3时至5时,警方将针对各年级上下学不同的时间,在临近的新闸路沿线两侧设置临时停车泊位,并放置停车引导标志,便于接送车辆短暂停靠接送。
“家长可以把车停靠在距离学校一个路口的道路两侧,我们会根据停车卡的时间来判断孩子放学的大致时段,以此引导家长错峰停车。”张履深表示。
“一校一方案”守护“上学路”
昨天,浦东公安分局的民警们也早早来到了校门口,为新学期开学保驾护航,周边路口还有交警到岗引导车流,确保学生的出行安全。
在上南中学校门口,六里派出所的民警们会同学校老师、保安一起进行了一次应急突发情况演习。通过“可视双向一体机”“紧急报警按钮”,派出所民警快速响应,及时来到了学校门口,成功处置了开学第一天发生的“突发事件”。不仅如此,六里派出所针对辖区内各个学校、幼儿园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强化辖区校园安全保障,制定“一校一方案”,明确学校内部及周边的应急响应处置力量。派出所更依托自行开发搭建的群防群治“六里平安网”实战平台,以辖区“安全屋”为节点,整合派出所特保、城运网格特保、小区保安及平安志愿者,充分用好群防群治力量。
而在另一边,启新路上的洋泾菊园实验学校,一早就有1600名学生走进课堂。洋泾菊园实验学校交通环境颇为特殊,学校所在启新路长仅200余米,东与浦城路相交,与菊园小区隔路相望,西与浦明路相交,形成2个T字路口。早高峰时段,张杨路、浦城路相关路段会出现常态化拥堵。为减缓常态化拥堵给送学车辆驾驶人带来的影响,最大限度确保启新路双向交通有序流动。开学首日,浦东交警支队一大队一中队专门安排3名民警加4名辅警组成临时疏导小组,在启新路东西两端、校门口,以及校门西侧汇豪天下小区出口处(边门)设置4处岗位加强疏导力度。
与此同时,由3名学校老师和数位家长志愿者组成的学校志愿者和民警相互配合,接龙式引导送学车辆即停即走。在学校门口的启新路上,折线样子的地面标线格外醒目。“这是我们今年专门针对开学季在学校门口漆画的地标,学名叫做视错觉减速线,搭配菱形标志专门用来提醒过往驾驶人减速慢行,从而能提升校门口的交通安全系数。”交警支队的民警说道。为了应对此次开学,浦东交警已提前一周完成对学校门前人行横道线(含停止线)、注意行人警告标志等的排摸和完善。
个人防护不松懈
校园安全中,防疫安全也是重中之重。早上8点,记者在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门口看到不少脖子上挂着离线随申码的学生向学校走去,在自觉消毒手部、测温,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数字哨兵”后陆续走进校园。回到久违的校园,和老同学牵牵手,对老师敬个礼,孩子们虽然戴着口罩,但仍然能感受到他们脸上的笑意。
“来,看妈妈,比个‘耶’!”为了纪念开学这一特殊时刻,不少家长在校门口拍照留念。
“终于等到开学了,实在是太开心了。”曹女士的女儿今年上三年级,和妈妈一样,孩子对开学充满了期待,“小朋友早早就醒了,自己收拾好东西,就急着要出门。”
进入教室,课桌上早已摆好了学校为学生准备的防疫礼包,里面有凝胶洗手液、口罩、防疫宣传册等;同时还给学生免费发放了学习用品。
据了解,上海各校根据防疫要求结合学校实际,针对性地采取“一校一方案”,落实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按照上海市现有的防控要求,在校师生进校需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每日离校前各年级将错时完成1次核酸采样。在黄浦区,不少学校将校园内的1次核酸采样设置在学生午餐后的午休时段。
中午12点10分,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初级中学的学生陆续吃完午饭,按照事先制定的时间安排表,在老师的安排下前往相应的核酸检测点进行采样。操场上搭起了大型的蓝色遮阳棚,划分出缓冲区、信息登记区、核酸采样点等区域,学生只需要携带离线随申码,根据老师的引导前进,全程单向通行,很快就能完成采样回到教室,学校在每个楼层都设置了核酸采样点,方便学生完成采样。
校长徐群力介绍,学生在校内的核酸采样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学校在这方面做足了功课,制定了相应的操作流程,采样老师经过严格系统的培训,前期学校老师进行了多次实践演习,确保整个流程安全、高效。
此外,学校还及时完善学校应急处置预案,开展多场景实操应急培训和演练。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加强与属地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的作用,全面提升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
开学第一课趣味与知识并存
除了为学校筑牢“安全网”,浦东六里派出所副所长曹雪飞会同交警民警也在开学第一天中走进教室,给上南中学的学生们上了一堂“安全课”。曹雪飞主要向同学们介绍了如何遵守好交通法规,以及骑自行车的安全事项。在民警们一次次的讲解示范中,同学们受益匪浅,并在自己学习的同时,把安全知识点带回家与父母一起分享。
长宁区第十五届青少年禁毒形象大使张允譞同学走进威宁路小学,围绕“无毒青春拥抱幸福”主题,在开学典礼上为全校同学上“禁毒第一课”,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组组惨痛的数据、一个个感人的禁毒故事,深刻揭露了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禁毒工作的认识,提高抵制毒品侵害的防范意识。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终生筑牢“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思想防线,系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共创“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美好家园。活动期间,禁毒工作人员向师生发放了禁毒宣传品,进一步普及禁毒知识,引导广大学生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上海铁警则在铁路沿线各中小学校举办了内容多样的“开学第一课”。铁路北郊站派出所联合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上海彭浦镇平安办举办“法治副校长”聘任仪式,北郊所副所长潘杰被正式聘为该校法治副校长。松江站派出所七宝警务室青年文明号的民警们则来到上海市闵行区振兴小学,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课堂上,民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身边的案例,以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发言互动、播放宣传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在场的学生详细讲解了如何预防财物被盗、如何预防网络电信诈骗、如何预防危害铁路安全等法律知识和防范技能,教育学生远离违法犯罪的同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我安全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