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课能量卡、解压手指操……他们迎来初三返校复学“心”关怀
九年级的师生们终于回归到线下课堂。
“疫”别三个多月,九年级的同学们终于可以在校园相聚。6月13日,告别了居家隔离的苦闷和“隔屏相望”的线上学习,带着久别重逢的喜悦,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简称“静教院附校”)九年级的师生们终于回归到线下课堂。
【云端祝福】
一早,在静安区海防路300号——静教院附校的校门口,200多名初三复课的学生们戴着口罩鱼贯入校。
校门口一共有5个通道,一条是教师通道,2条通道是给有手机的同学扫码入校的,还有2条通道旁装有“数字哨兵”,没有带手机的同学可以扫描身份证进入校园。“上课的时候,原来是一个班的,还是在一起上课。”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因为要摘掉口罩,会把每个班级的同学分拆到两个教室用餐,午饭也会送到教室门口。

学妹们的云端期待。
虽然,下着小雨、戴着口罩,但是同学们重返校园的兴奋,还是难以掩饰。“因为疫情,始终没能正式开始线下课,但我一直期待早日与老师同学们相聚校园。”“在家有3个多月了,我想念附校的一草一木,想念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当然我最想念的还是亲爱的老师们和同学们。”
不仅是初三学生,老师和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也有很多对重回校园的期待,他们用祝福和鼓励的话语送给即将面临中考的初三学生们。“老师们都非常想念大家,盼望着能与同学们早日在校园内重逢。让我们一起只争朝夕,携手并进,加油!”“我真希望能够早日回到校园!”“期待我们能早日重回校园,用我们的笑脸洗净疫情的阴霾。”

学妹们的云端祝福。
【复学能量卡】
早上,一进入阔别已久的班级,同学们就看到了座位上有惊喜小礼物,一张复学能量卡和一个精美小文具静静地躺在自己的桌面上。

每个同学的桌子上都有份礼物。
复学能量卡的正面是老师们送给学生的鼓励表情包,上面写有“为你打气”、“加油鸭”、“看好你哦”、“超级优秀”、“超级牛牛”……这些表情包寄托着老师们的祝福,希望同学们经过了这段时间的磨炼,能够更加相信自己、勇往直前。复学能量卡背面的表情包则是学生们自主创作的。九年级的学生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自行设计的复学专属表情给自己加油打气。“在家待了这么久,看书有时也会进入倦怠期,重返校园后,能和同学们一起在琅琅读书声中努力,我可得打起精神啊!”

同学们桌上的表情包和小文具。
而老师们精心挑选的小文具,也令人眼前一亮。“不少同学喜欢记笔记,我们特意挑选了一些手账素材包,供同学们每天记录制定的复习计划或每日心情时使用。”还有小巧的记事本、单词本、水笔等等,这些都是学生们平时能用到的。“收到这些礼物,很开心,我在用的时候,感觉有老师和同学们和我一起在加油。”

【解压手指操】
从线上到线下,同学们如何尽快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且调整心态积极备战中考?在复学心理第一课上,静教院附校心理教研组的老师们,给同学们传授了“解压小工具”。

复学心理第一课。
根据前期的调研,静教院附校心理教研组王老师发现,同学们面对复学的心态各不相同,他们面临着相似的焦虑和困扰,心里的滋味也是五味杂陈。
大家焦虑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对当下自己的不满意,另一方面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具体表现为:网络上学习效率本身就有bug,效果不是很好;有的同学状态不稳定,很容易情绪低落,但又随时会好起来;有的同学“鱼和熊掌都想兼得”,但现实与愿望有距离,反而手忙脚乱;还有的同学面对疫情的变化,总是担心“事情会变糟”,从而产生焦虑。

针对这些微妙的心理变化,王老师鼓励大家“在不可控中寻找可控点”,比如说,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可控的事情上——今天复习什么,怎么复习?我该如何做好防护?给自己定一个使用电子产品的规矩,等等。而不要为一些不可控的事情而徒增烦恼,比如疫情的持续时间,我的小区会不会被封,未来能考到哪所高中……

在复学心理第一课上,老师还教大家“解压手指操”,“这个手指操一学就会,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2分钟缓解焦虑紧张感。”王老师说,返校复学后的生活,可能会有些不适应,但希望同学们逐步调整,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勇敢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