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全面“复苏”首日,地铁、路面都“热”起来了!6万公安民警保障安全有序
作者:邬林桦
早高峰,全市道路共发生车辆抛锚事故18起,较疫情前工作日常态上升五成左右。

企业复工、地铁复运、私家车常态出行,上海全面“复苏”首日,第一个早高峰如期而至。
今天8时许,地铁2号线中山公园站8号出入口,进站乘客依次扫场所码、出示扫码页面、测温、过安检后进入站厅。上海轨交公安宜山路站治安派出所副所长王吉毅告诉记者,由于8号进站口面积较小,警方协调申通公司前置场所码核验点,防止因查验造成人员聚集和积压。

疫情经历提高了大家的防控意识。从进站口、站厅到车厢,所有乘客和工作人员都按规定佩戴口罩,做足防护措施。相较疫情前,今天首个工作日早高峰,地铁车厢内每个乘客都有座位,大家保持适当距离。根据申通地铁的数据,截至6月1日12时时,地铁全网累计运送客流102.7万人次,较疫情初期3月15日同时段减少91.1万人次,降幅47.01%。其中,9号线以10.6万人次客流量排名线路第一,世纪大道站以4万人次排名车站首位。

上午9时许,南北高架双向都出现集中车流,通行状况呈现拥而不堵。上海公安部门根据预案部署,提前布设清障车辆,以备不时之需。据公安交警部门通报,交通运行总体有序安全平稳畅通,车流量较疫情期间明显上升,约为疫情前工作日早高峰的6成左右,8时30分许出现峰值约为32.8万辆,未出现拥堵路段。

此前公安部门特别提醒市民,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交通事故。据统计,今天早高峰期间,全市道路共发生车辆抛锚事故18起,较疫情前工作日常态上升五成左右。
除了加强交通管理,今天全市6万余名民警、辅警也强化了街面巡逻防控、武装定点执勤、公安武警联动武装巡逻等重点区域防控机制,最大限度把警力摆上街面一线。同时,聚焦人员密集场所、老旧小区、城中村等防火薄弱部位,警方主动会同消防救援、住建部门,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切实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10时许,延安中路与威海路交叉路口的中石化延安中路加油站几辆车正在排队加油。静安警方提前部署警力,设置了入站缓冲区域,用警示标识提醒往来车辆有序进站加油。

“今天早高峰的路面交通总体平稳,大概是疫情前的四成左右。”静安公安交警武欣毅说,为确保全面复工阶段的交通秩序,警方对医院和部分加油站等重点区域周边交通加大干预,避免排队等候与早晚高峰叠加形成路面拥堵。据他现场观察,涉及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较疫情前高发。其中,机动车违法变道,非机动车骑车人未按规定戴头盔、逆向行驶等违法行为比较多见。
栏目主编: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