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酸检测、消杀配送、为居民配药……3区交界处的这个小区志愿者默默奉献齐心守护
静安区彭浦镇龙潭居民区的远龙公寓,靠近静安、普陀、宝山3区交界处,这个小区包括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实际住户为300余户,将近900人。为了抗击疫情,远龙公寓迅速形成了一支由党员、楼组长、热心居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在很多场景都能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协助开展核酸检测,排查快递员健康码,为物品消杀,搬运物资,为居民配药……
图说:远龙公寓一支由党员、楼组长、热心居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齐心守护家园。彭浦镇供图(下同)
母女两个都是大白
在远龙公寓,很多居民站出来成为志愿者,抗击疫情、守护家园。参与小区几乎所有岗位的志愿者人数,从刚开始30多人增长为目前的41人左右。此外,还有许多活跃在各个楼道里的居民志愿者。
每次核酸检测,志愿者们分工明确,有的扫楼,有的帮助老人生成核酸码,有的维持秩序。遇到老人不会操作核酸码,志愿者就提前一天打印好分发给老年人。“小喇叭”志愿者则是小区的总指挥,按照顺序,把相应楼号的住户叫下楼做核酸,他们叫号精准到楼层,减少居民排队等候的时间。
志愿者里有一对母女,母亲蔡女士和其女儿小李。看到母亲平时一直为小区服务,受到鼓舞的小李也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当核酸检测需要“大白”时,小李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
一次小区进行核酸检测,母女两个都是大白“志愿者”。那天上海天气炎热,蔡女士穿着不透风的防护服,感到身体不舒服,发生了呕吐。志愿者发现后立即打算让小李带她母亲回家休息。蔡女士却说:“现在不能耽误女儿的扫码工作,她一走整个小区的核酸队伍都会受到影响。”第二天蔡女士的症状仍未好转,居委干部求助了居住在小区里的岳阳医院教授张效禹诊治。蔡女士康复后,和女儿一起再次投入了志愿服务。
图说:为居民配药
看到信息就会配送
小区居民的网购货物,包括团购物品,志愿者们都会按要求进行消杀和配送。快递员将居民网购的物品送到小区大门时,守在门口的志愿者会查看快递员的核酸报告、抗原报告、健康码等,符合防疫要求的情况下,才会接受他们运送的物品,并进行消杀。因此,他们成为了小区的一道防线。
有几位守在门口的志愿者从4月1日至今,从未中断过服务,一天都没有休息过,如赵春雷、范建青等。赵春雷几乎每次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总是默默地站在小区大门口,收到团购物品和快递后,第一时间进行消杀。需要搬运物资时,他总是抢在最前面,不论天气情况,或时间早晚,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外来物品需要经过这个门口进入小区,所以该岗位的任务非常重要,志愿者都认真负责地守护住这道门。为了应对随时可能有快递员来送货的情况,门口的志愿者基本是不间断的。到饭点了,一位志愿者中午回去吃饭,吃完很快就会回到岗位,换另外一位志愿者去吃饭。志愿者还会为居民着想,原本安排了一天两次的固定配送时间。有的居民网购了冷冻食品,需要及时送到,志愿者往往一看到信息就会配送。
图说:感谢志愿者
满足居民配药需求
居民的迫切需求就是志愿者工作的目标,随着管控时间渐久,很多家庭尤其是老年人的配药成为了亟待满足的需求。“龙潭下沉党员志愿者临时党支部”在为居民代配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配药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既要快又要准。既要保证居民不会断药,同时药品和金额也绝不能出差错。党员志愿者群策群力,分工合作,居委干部和党员志愿者带头到医院配药。每次配药回来大家还不断分享经验,总结分析,帮助后面的伙伴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
目前,为居民代配药的服务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党员们积极协调,全面排摸,收集配药信息,制作成表格并逐一确认。值得一提的是,下沉党员临时党支部董书记是计算机专业的,他制作了线上的问卷调查,方便收集和统计。需要配药的居民在线填写信息后,志愿者们把用药需求打印出来。然后,他们将收集完成的医保卡和用药信息,交给医院方面,院方配到药品后通知居委干部和志愿者去医院拿药,最后回到小区分发给相应的居民。
这套为居民配药的流程是逐步完善起来的,远龙公寓的代配药服务开展得比较早,4月初,居委干部第一次去同济医院帮老人配药时,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扑在医院里。第二次,两位志愿者去医院配药,早上5时出发,直到下午二三时才回小区,整个过程中没有吃过一口东西,也没有喝过一口水,非常辛苦。为了优化配药过程,龙潭居委会联系了共建单位申江医院进行配药。龙潭居民区的不同区块,各个区块在配药时间安排上有所交错,便于各个区块快速地配到药品。
这一件件、一桩桩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声声感谢是居民对志愿者的肯定和认可。志愿者们充满信心、步伐坚定,每个人都在为守护小区而努力。
通讯员 陆安怡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