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上大白,谁还认得你是网红”,民警周世奇成了社区里的“老娘舅”
与其生硬地开展法律告知,有时候用上海话和阿姨叔叔们聊几句反而更有效。
文 | 应琛
5月10日,一位身穿防护服,身背沉重行李的人放下担架上的瘫痪老人后,脱下背包,露出了防护服背面手写的5个大字:“周世奇,警察”。
周世奇帮助老人转运的故事传到邻近几个小区的业主群后,很快有人就认出,他正是此前在警务纪录片《派出所的故事》中露面的网红民警。

周世奇是上海静安公安分局曹家渡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从警8年,周世奇一直活跃在各个公安执勤岗位的第一线。凭借自己过硬的业务素质和阳光的形象,他也多次参与到上海公安机关的警务纪录片拍摄,上过电视报纸,下过社区做宣传,一举成为沪上有名的网红警官。
2020年武汉疫情暴发时,《新民周刊》曾跟着周世奇做了一次街面巡逻,详情可点击《网红民警“小唐哥”真的来了,我们还跟着他做了一次街面巡逻》。

马晓亮与周世奇(右)在街面巡逻 摄影/沈琳
而上海本轮疫情暴发前,周世奇和同事专门录制了一段防疫宣传短片,吸引了不少粉丝关注。疫情之后,他每天穿着防护服,带着口罩护目镜,和广大民警一样投身于社区疫情防控的工作中。
“穿上大白,大家看上去长得都一样,谁还认得出你是不是网红。”周世奇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从4月1日浦西封控后,为了保障所里的警力,他和同事们就没有回过家了。
1
4月10日凌晨2时许,正在所里值班的周世奇接到了110指挥中心的指令,称居住于万航渡路的居民张某口吐白沫,需要送医。
“我们了解到,这位居民已经拨打过120,但由于疫情前期,各方医疗资源相对比较紧张,在他前面还有上百人在排队。”周世奇当机立断,在与求助人确认了患者和同住人核酸和抗原都阴性之后,迅速换上防护服准备赶往现场。
路上,周世奇又和社区居委的工作人员确认了该楼栋有无阳性感染者。不到5分钟,他就来到求助者楼下,此时居委工作人员也同步到达现场。“当时患者状态确实不太好,听家属说可能是脑梗。”在征得家属的同意后,周世奇和居委工作人员一起将病人抬上警车,并就近送往了静安区中心医院急诊部救治。
“从抵达现场,到送达医院,不超过半小时。”这位居民由于得到了及时救治,很快脱离了生命危险。

“有困难,找警察。”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承诺。在疫情期间,这句话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为独居老人跨江取药,送血透病人看病医,为宫外孕的孕妇打开生命通道……周世奇坦言,疫情暴发之初,110接处警的量比平时是有所上升的,其中很多是像这样的居民紧急就医求助。
4月27日早上7点左右,周世奇又接到了一个110指挥中心的指令。原来是辖区内的张女士报警求助,称自己怀孕6个多月,流血严重,担心羊水已破,有早产风险。
“电话中,听得出她是比较焦急的。她等不及120救护车辆,才来求助警方的。“周世奇在确定孕妇本人及陪同家属核酸结果为阴性后,立即向所领导及分局指挥中心汇报。得到同意后,他迅速驾驶警车前往指定地址,和张女士的老公一起搀扶她上了警车,随后将两人安全送至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医院救治。
2
除了接警工作,过去一个多月来,在社区防疫驻点成了周世奇最主要的工作。每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除了午休外,周世奇都会穿着写有“周世奇,警察”字样的大白在常驻的四个社区步巡,做好居民“足不出户”的管理。
2
除了接警工作,过去一个多月来,在社区防疫驻点成了周世奇最主要的工作。每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除了午休外,周世奇都会穿着写有“周世奇,警察”字样的大白在常驻的四个社区步巡,做好居民“足不出户”的管理。
周世奇对接的四个社区,大多是人们常说的“老破小”,合用卫生间、合用厨房的情况比较多。“这些小区是我们的防疫重点,因为一旦发生疫情,感染的风险是很高的。”周世奇告诉记者,社区内万余人基本都是退休的阿姨爷叔,1993年出生的他和一些来增援的年轻街道干部,是当时小区里最年轻的一批人。

在足不出户管理期间,劝阻出来聊天、溜达、抽烟的居民成了周世奇做得最多的工作。
有少数居民把核酸检测当作是下楼散步的机会,眼看着容易出现扎堆聊天的情况,周世奇起初也很是焦急。过去在街面巡逻,执法是一板一眼地按规定划分责任;可在社区里,既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小事也没有绝对的对错。周世奇发现,与其生硬地开展法律告知,有时候用上海话和阿姨叔叔们聊几句反而更有效,“居民们平时封控在家,不管是电话还是发消息,都有等待反馈的过程;相比而言,看到一位民警就站在自己面前,沟通更直接、高效了。很多时候,哄几句,他们也就回家了”。
周世奇坚持每个小时都会有30分钟在社区里转转,就是为了让大家经常能看到自己,“大家看到警察,还是比志愿者劝有用的”。

此外,遇到全员核酸需要维持秩序,物资来了需要发放,社区出了阳性病例需要转运的时候,周世奇也总是义无反顾站出来帮忙。
时间久了,居民们越来越信任这位社区民警,看到有人擅自出门,也会随手拍下来提醒周世奇,支持他的工作。
3
“你好,请出示电子通行证和核酸检测报告。” 从4月中下旬开始,随着上海疫情的逐渐转好,周世奇也回到了辖区熟悉的路口开展设卡盘查工作。
在路口南侧,就是周世奇防疫驻点的两个社区。5月10日上午9时20分左右,志愿者的来电打断了正在执勤的周世奇,“某某小区内孤老杨阿婆的核酸检测结果已出,须立即接受转运。”
紧接着,杨阿婆的外孙女王女士的多通电话也接连打了过来,“我外婆的药还没配全啊”,“王阿姨(保姆)万一没和外婆在一间,那可怎么办?”……面对王女士的连串发问,周世奇镇定地提醒王女士抓紧配药,其他问题他来想办法,“我们不能着急,我们一急,求助人就更心慌了”。
事实上,接手社区工作后,周世奇为了更好地做好社区的管理工作,在听取了前辈们的意见后,他从像杨阿婆这样最需要帮助的人群做起,建一人一档,定期走访关心。他还专门把走访内容整理成册,取名《“一对一”关心备忘录》。每次下社区前,周世奇都要看一遍,哪家老人要去看病了,哪家老人药快没了……
原来杨阿婆一直是由保姆王阿姨照顾。当天早晨,保姆抗原检测呈现异常,后经核酸复检,两人的检测结果均为异常,街道立即安排中午插入当日的转运队伍。消息很快传到王女士那里,让正在医院帮老人配药的她有些措手不及。王女士表示,老人长期服用的10多类药品缺一不可,全部配完最快也得下午两三点。
周世奇那时已经赶到了小区,一方面联系居委、街道等各相关部门争取时间,另一方面联系方舱医院设法让保姆与老人同住一间。所幸,沟通比较顺利,转运车辆先行到隔壁社区转运病患,腾出了1个多小时给老人和家属准备。
14时刚过,转运车辆来到社区门口。此时,正在帮忙搬运行李下楼的周世奇也赶回小区门口,向医护人员说明情况并要来了担架再赶回楼里,与志愿者们一起,抬着老人缓缓下楼。随行的行李来不及搬了,周世奇就拎起最重的一包背上。

当一行人来到小区门口时,隔着社区大门,周世奇看到王女士将一袋药物交给了医护人员。而此时,他防护服里的警服早已湿透。
脱下防护服的周世奇看到王女士的数通未接来电和消息,最后一条是“我看到你们了,谢谢周警官”。周世奇回复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随后,他拿出《备忘录》,在里头记录下,5月10日,杨阿婆顺利转运,配2周药量,下次配药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