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西启动新一轮核酸筛查前夕,居委组织团购买菜,为“刚需”老人开辟送餐通道
但老年居民买菜、吃饭等生活刚需该如何解决

在芷江西路街道,志愿者们将由居委会团购来的蔬菜、肉类送到老年居民手中;在临汾路街道,居委干部告诉26位“刚需就餐”老人“不要着急,送餐员明起照常会送来饭菜”……浦西地区即将开展新一轮核酸筛查,大家将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安心“宅家”;但老年居民买菜、吃饭等生活刚需该如何解决?上海一些基层干部已为他们想在前面,做在前面了。
居委会组织居民“团购”
“终于拿到菜了!真的是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买菜渠道。”30日上午10点多,在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新赵家宅居民区分发团购菜品的点位上,拿到菜的居民感慨道。
80多位居民参与了新赵家宅居民区首批蔬菜团购,并在48小时内顺利拿到了一袋袋沉甸甸的团购菜。蔬菜团购共有两个套餐选择,有西红柿、洋葱、胡萝卜、辣椒、鸡腿、鸭腿……10多斤,不足百元,按分量和种类计价。不少居民拿到菜后表示“很划算”。
团购菜的点子是一位党员居民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彭新海提出来的。她很热心,看到居委干部对居民买菜着急,就和居委干部一起积极想办法。
新赵家宅居民区是一个有着3000多人的老小区,老年人群体占比超40%,大部分老年人不会用手机,附近的南山菜场又暂时歇业,居民区内还约有1000多人处在封控管理中。该党员居民提议自发组建社区团购后,居民区党总支欣然接受并积极宣传,将最初10多人的社区团购菜微信群码分享在各楼组长群、团队群中,广而告之。
比起普通居民,更让居民区社区工作者放心不下的是独居老人。他们中有的已经八九十岁,下楼都十分困难,更不可能去外面排队买菜。他们又大都不会用手机,没有办法在群内团购菜,有些老人的子女所在小区正在实行封控管理,没法给老人送菜。于是,社区工作者们对着名册,一一联系老人的子女,将老人的子女拉进买菜微信群,帮老人下单团购,再由居委工作人员“接力”送菜上门。
居民区党总支对菜品渠道、套餐的内容进行甄别,对套餐价格进行把关……确保基地菜在48小时内配送到小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放心菜。
为“刚需用餐”老人开辟送餐通道
这几天,临汾路街道对独居、高龄、特困老人的用餐需求重新进行了精准排摸。“我们结合‘民情日志’,对辖区内老人信息进行了再次排摸,确保信息精准有效。”在阳曲路760弄居委会,主任张莉点开手机上的信息,这样展示:居民区内有322户纯老家庭、146名独居老人,具体情况一目了然。“情况排摸清楚后,我们对每一位老人如何在封控管理中就餐,一一落实。”
“有些子女过来陪同老人居住;有些子女已将老人接走;有些子女小区封控,无法把老人接走的,我们在和子女沟通后,帮助子女将老人送到他们身边;还有很多老人在封控期间,会有子女照顾,不需要额外送餐。”张莉说。
最终,20个居委会发现,整个临汾社区仍有20多名老人的吃饭问题无法通过这些方式解决。“这类老人有的没有子女,有的子女被封控在小区,有的子女在外地,还有老人本人不会网购且没有能力做饭。”街道负责人说,这些老人是“刚需用餐”老人,我们全力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4月1日起,街道的“车轮食堂”将为26位“刚需用餐”老人开通特别的送餐通道。街道为“车轮食堂”送餐员提供了一张“特别通行证”,这位居住在临汾社区的送餐员明天起会将饭菜一一送达“刚需用餐”老人的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