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中心城区“老破小”换新颜,旧改“拆落地”模式让老百姓原址换新房
在外过渡了三年,居民们马上就要回搬原址了。
“1号”,随着居民代表从红球中将选房号码拿出展示,坐在下面的邻居们一阵惊呼,摸到1号的居民笑着向邻居们竖起大拇指。这位居民等会能优先第一个选房,挑个好楼层。今天是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彭三小区第五期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居民摸号选房的日子。
彭三小区第五期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采取的是“拆落地”旧改模式,即将原来没有独用厨卫的老房拆掉,在原址建造有独用厨卫、电梯、公共停车位的新房小区,居民在外过年几年后可回搬原址。该项目涉及居民878户,项目于2018年100%签约生效,2019年3月居民外出过渡,在当时是全市最大的旧住房拆除重建改造项目,创造了全市旧改的“双百奇迹”。
经过几年建设,新房目前已经竣工,3月上旬居民即可陆续回搬。为此,今年1月,街道启动了居民摸号选房工作,通过选房来确定居民今后的新房门牌号、室号。
由于居民原来的旧住房为五、六层高,而新建的新房为高层和多层,如何分配楼层成为难题。很多住了大半辈子多层的居民都想住到高层去。
在第五期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之前,彭浦新村街道还实施了彭三四期旧改项目,这是全市首个“拆多层建高层”的成套改造项目,居民在2018年回搬。正是在这个项目中,街道探索出拆落地项目“摸号选房”的方式。
旧改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旧改办听取了居民意见,召开数场居民代表座谈会,汇聚民智、体现民意、扎根民心。最终,针对彭三小区原有房屋均为五层楼的老式公房,形成了一套居民认可度高、意见较为统一的摸号选房方法:将每一种房型分成三组进行摸号选房,第一组为“金三银四”,即原居住于老房三层、四层的居民,第二组为原居住于二层、五层的居民,第三组为原居住于一层的居民。一、二、三组居民依次选房。这一选房方式充分考虑到原来居住居民的楼层因素,体现了公平公正。
在摸号选房过程中,所有选房顺序号需向全部居民展示后再放入摸号箱内,为了公平,放号、唱号全程由非旧改居民代表负责,街道旧改办工作人员也不接触号码。街道还邀请了综合行政执法队进行全程监督和录像,确保每个环节都做到公开、透明。
今天是彭三五期成套改造项目最后一场摸号选房。前来摸号的居民都很兴奋,不少已摸过号的居民也来“凑热闹”。今年3月份上旬,这些居民将拿到新房钥匙,住上厨卫独用、配套电梯的新房,实现自己的新居梦,领到新年大礼。
记者了解到,除了摸号选房的公开、透明,在信息排摸、意见征询、方案设计、房型公示、居民签约等方面,街道也一直把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诉求当作推动旧改民生工程、解决堵点难题的有效措施,确保在旧改的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居民的声音,真正让居民群众成为旧改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街道从2005年启动旧改至今,已完成了彭五、彭七以及彭三小区一到五期的旧房改造工程,受益居民2797户,街道最后一个非成套小区——彭一小区也已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