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上约、刷码进、客流实时监控,上海科技馆、东方明珠等入选首批上海数字景区
首批上海数字景区出炉。
线上预约、在线购票、刷二维码进入景区后,就可享用通畅的无线网络系统和电子地图……在上海的一批景区,这已是市民游客十分熟悉的场景。这些便利,都得益于景区的数字化。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昨天公布上海首批21个数字景区名单,上海科技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上海长风海洋世界等一批景区入选。
数字景区是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统一的管理、服务、营销等信息系统,实现旅游要素数字化、运营管理智慧化、旅游服务个性化,以提升景区游客体验度和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类景区。
对游客来说,可以直观感受的在线预约、购票等环节,只是景区数字化体系中的一小部分。在游客无法直接接触的“后台”,上海各大景区出入口的感应装置、游客基础数据、指挥调度中心、动态监测和安全应急等领域,无一不渗透着数字技术。
以景区客流管理为例,包括上海长风海洋世界在内的多个景区的客流管理系统,均已接入文旅主管部门端口,除了可实现节假日客流实时上报外,还可对景区的客流承载量进行自动预警。一旦某一景区瞬时客流接近上限,景区和主管部门可同步触发预警机制。同时,市民游客也可通过市文旅局官方微信“乐游上海”,随时查询相关景区实时客流情况。
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除了联合抖音、微博、快手等主流直播平台开启多场线上直播实现数字化营销外,景区还根据实际运营需求成功搭建了经营大数据分析模块,具体包括票务分析模块、酒店分析模块、商餐分析模块、衍消分析模块、停车场分析模块等。结果显示,其平台报表及分析模板实际应用价值得到普遍认可,月均访问量达到3万次。
据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发布以来,文旅主管部门即开始启动数字景区建设各项工作落实。2021年3月,市文旅局牵头成立数字景区工作专班,7月编制形成并向各区文旅局发布了《上海市“数字景区”场景建设指南(试行)》。经过进一步调研、实践、专家咨询、论证,上海市地方标准《数字景区建设技术指南》制定发布,明确“数字景区”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化管理、智慧化服务、数字化营销、新技术应用、信息安全等六个维度的建设内容,引导景区进行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游客出游体验和政府治理水平。
数字景区建设过程中,上海市区两级文旅主管部门建立了联合培育机制,进一步加大“数字景区”建设力度。经各区文旅局推荐,结合数字景区工作专班的梳理,从全市3A级及以上景区中遴选出25家作为数字景区试点单位进行重点培育。依据地方标准《数字景区建设技术指南》送审稿内容,去年 12月初经综合资料查阅、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专家评议等方法,最终评定出上海科技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等21家总评分达到800分及以上的单位,成为首批上海市数字景区。
据悉,目前上海正在推动首批数字景区对接“随申码·文旅”公共服务平台,以实现全市范围内的“一码畅游”;积极推动景区与 “文旅通”平台对接,实现对景区重要位置、重点保障时期的综合监测;结合“乐游上海”、“随申办”移动端等文旅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开展营销宣传、旅游信息展示、文旅产品在线预订等数字化营销业务。
首批上海市数字景区名单:
上海科技馆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上海野生动物园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中共四大纪念馆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
上海长风海洋世界
上海之巅观光厅
上海玻璃博物馆
上海古猗园
上海世茂精灵之城主题乐园
上海田子坊景区
上海顾村公园景区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
上海金山嘴渔村
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
上海金山城市沙滩景区
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
上海七宝古镇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