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个家门口的好去处 100家上海演艺新空间
“小座椅、大关怀”
一张公共座椅
饱含着一座城市的温情
藏着一座城市的细心与用情
最近,愚园路523弄内,一把有着“文艺气息”的座椅火了。木质椅凳与奶咖色墙面相得益彰,椅背左侧,“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写下“为祖国、为党、为人民而写作,对我来说,是终身的崇高天职和神圣使命”;右侧,著名指挥家曹鹏题写“行善播爱,立德于世”。近年来,公共座椅的设计设置和认建认养,上海充分调动社会共治力量来参与。在静安寺街道,吕其明、曹鹏、黄豆豆、常昊等社会知名人士均认捐了座椅,既为路人提供休憩场所,又为城市提升文化内涵。而在全市,各种有特色、有创意、有内涵的公共座椅已越来越多。沿街商户、社区甚至个人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对于认建认养,相关部门表示认捐不仅仅是指捐资,也可以捐点子、捐设计方案、捐文化和价值理念,或者作为志愿者参与养护。所有市民都能成为城市公共家具的“管家”,爱护这些城市温度和智慧的结晶。
今年上海绿化市容部门出台《本市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的工作方案》,力争用3年时间新增一批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一批休憩座椅布局分布、提升一批休憩座椅功能品质、共享一批沿街商户店铺座椅,打造“一座可以坐下的城市”。截至12月,上海已完成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9508处,明年将再优化提升5000处以上。
■02
青年报记者 蔡娴
本报讯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上海“双百”文旅民心工程建成发布会,12月23日在杨浦区郎朗音乐空间举行。近年来,市文化旅游局立足上海都市型全域旅游的特质,从上海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地方出发,持续抓好市民“家门口”的文旅民心工程,结合城市微更新、微设计、微治理,深耕厚植“三大文化”,营造了一批小而精美、主客共享的海派文旅空间。目前已建成的100个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和100家“上海演艺新空间”,凸显了上海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最好的空间资源留给人民、以优质的文旅服务温暖人民。当天的发布会上公布“双百”名单并进行了授牌。
处处是景,时时宜游打造近悦远来都市景区
上海是开放包容之城,设计感、时尚潮、文艺范涌动在城市大街小巷。建设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和“演艺新空间”是市文化旅游局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有力举措。“家门口的好去处”是在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和评定中,对历史风貌街区、特色休闲街区、特色旅游村、郊野公园等四大评选类型进行的有益补充。“演艺新空间”则是旨在专业剧场的传统演出空间之外,指导推动各类场所积极拓展打造文艺演出新业态、新模式、新平台。
此次公布的100个“家门口的好去处”和100个“演艺新空间”基本覆盖了全市各区,“家门口好去处”囊括了生活社区、特色街区、新型商区、创意园区、工业厂区、便民服务、人文体验、生态绿地等八个类型;“演艺新空间”则从最初的商场、文创园区、书店、Live House,拓展到了到现在的酒店、餐厅、咖啡馆、艺术中心、旅游景点、游轮等。
双百驱动,跨界破圈营造主客共享文旅空间
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以围绕实现“十五分钟生活圈”工作目标,以“深度游、微旅游、慢生活”为主导,体现“开放互动、便捷可达、共建共享、特色鲜明”,突出“微空间、微服务、微度假、微平台”,着力为市民游客提供亲民便民、宜乐宜游的新型文化旅游公共空间。本市部分旅游企业将部分“家门口的好去处”串点成线,精心策划推出了 “游老城厢”“大美嘉定”“徐汇全新一日游”“三味舒屋”“静雅里的人间烟火”5条主题旅游线路,带领游客漫游体验民心工程。
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张旗表示,发布100家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是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推动人民城市美好愿景变为现实。我们推出和提升一批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就是要把人民的建设成果为人民所用、为人民所享,使文化和旅游成为人民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演艺新空间则充分发挥商旅结合的优势,根据自身场地特点,结合各类消费人群需求,积极“跨界”“破圈”,并开发推出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演出,今年预计突破2万场,包含戏曲、话剧、音乐剧、脱口秀、相声等不同类型的剧种。这些个性鲜明的演艺新空间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亲近艺术的好去处,也成为了游客来沪旅游、体验城市软实力的地标点。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上海这些个性鲜明的演艺新空间已经逐渐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成为游客来沪旅游的打卡点。”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金雷表示,上海将继续推动演艺新空间发展,充分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发挥演艺新空间丰富上海文艺舞台的重要作用,助力艺术走进人民生活。
规范标准,全民共建 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市文化旅游局在推进上海“双百”文旅民心工程建设过程,坚持抓好数量和质量、“准入”和“退出”、内容安全和防疫安全等重要环节,制定了建设、管理、服务的规范标准和工作机制,坚持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服务,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上海的城市活力和文化底蕴。“家门口的好去处”在“乐游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官方微信上开通了市民意见征集通道,经过53万余市民游客线上投票和专家现场考察、评审后进行了最终评定。在“演艺新空间”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专业剧场也开辟出舞台之外的表演空间进军演艺新空间领域,专业剧场在和其他各类经营主体的良性竞赛和创意碰撞中,再造演艺新空间的新业态和新价值。
“我们的初心就是要让城市最好的资源能够交还给市民,能让市民在家门口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诗意和美好。”市文化旅游局局长方世忠表示,如何有效地把城市资源转化为文旅资源,让老百姓更好地享受到这座城市带来的幸福,是市文旅局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一直在推动让这座城市能够处处是景,时时宜游,行行可看,主客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