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船”开进南京西路!“首发经济”带热商圈
“快看,这‘巨轮’太壮观了!”
上个周末,上海吴江路和石门一路交叉口“停泊”的路易威登(LV)全新概念“路易号”,吸引了海量人流,成为市民竞相打卡的热门新地标。
全球唯一“巨轮”上海亮相
“路易号”空间设置在兴业太古汇商场内部,外侧被装修成金属邮轮造型,长114.5米、高30米,总面积达1600平方米。船身上装饰着金属Monogram印花,最顶部的楼层则是品牌传统的硬箱轮廓,极具辨识度。其设计灵感源自19世纪路易威登为越洋旅程打造硬箱的传奇历史,同时也代表了上海作为“东方门户”的港口文化。
6月28日起,《路易威登非凡之旅展览》在“路易号”免费对公众开放。但不论是展览还是餐厅,都需要提前在小程序上预约方可入内。据记者了解,目前预约情况异常火爆,餐厅的预订已排到了7月下旬。
走进“路易号”内部,是一个三层复合型体验空间。一层和二层举办着路易威登全新展览《非凡之旅》,展出超过140件展品,涵盖19世纪的硬箱、文件资料,以及21世纪后推出的时装和手袋;二层还设有品牌精品店,销售手袋、配饰和鞋履等产品;三层则是路易威登咖啡馆。“展览 + 零售 + 餐饮”的三重复合业态巧妙融合,开创性地融合了“首发+首展+首秀”三种业态,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
近年来,随着兴业太古汇开启定位调整,有关路易威登是否入驻的传闻不时在社交媒体上流传。2025年1月重启村上隆合作系列后,路易威登更是在“路易号”同址铺设大型户外广告。据透露,“路易号”至少会在上海“停泊”两年。
值得一提的是,“路易号”从构想到亮相仅3个月,审批建造仅用两个半月,如此“静安速度”成为上海营商环境的鲜活注脚。“路易号”成功落地,只是静安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在静安区政府主动服务、优质商业场景赋能、品牌企业积极开拓的共同努力之下,全区已成功举办超百场主题活动,吸引市民游客超2000万人次,创造经济贡献143亿元,实现了优质营商环境和人气、消费提升的“正向循环”。近五年来,静安区引入各类首店1186家,其中全球首店21家,亚洲首店17家。今年前5个月,新引进首店59家,全国级以上首店14家,数量能级继续领跑上海,近100场高能级首发活动密集发生。
上海市静安区商务委主任姚磊表示,“当LV就‘路易号’项目找到静安,我们快速做了2个判断。一是‘价值判断’,我们认为‘路易号’项目无论是从推动外资企业扩大投资、做大做强‘首发经济’、提升商圈消费能级,还是打造现象级时尚地标、提升中心城区品质的角度,都有着重要意义。二是做‘事实判断’,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中心城区这样的核心地段和有限空间,要打造出‘全球唯一’的地标性建筑,能不能做得到?各个部门经过多轮碰撞,认为无论是制度层面、客观条件还是时间,在实操上都有很大难度。”
姚磊进一步表示,“路易号”从接触项目到建造完成,从构想变成现实,大概只经历了3个月的时间,“静安速度”让市民和消费者能看到这样一个惊艳呈现,这背后,也有静安“一流服务”的支撑。
首发经济“乘数效应”凸显
这艘融合“首展、首店、首秀”的创新地标,不仅掀起现象级讨论,更表明外资品牌深耕中国市场的“首发逻辑”,成为上海“首发经济”活力的最新注脚。在国内高端消费、外资承压的当下,LV将全球唯一的活动放在静安区,并非偶然。
从品牌自身来看,LV持续看好中国未来市场。作为国际顶级品牌,投入超大体量投资打造一个为期2年的临时展陈概念空间,正是基于对中国市场巨大潜力和商业机会的敏锐预测。
LV相关负责人直言,新消费时代下,消费者需求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尤其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牌所代表的文化和情感价值。“路易号”通过打造互动式体验、沉浸式消费场景等,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功能的追求,更强调了文化内涵以及品牌价值传递,从而获得消费者的价值认同,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黏性。体验消费的兴起,也让购物成为一种社交和享受的过程。
静安区的高能级品牌集聚优势与LV品牌发展高度契合。南京西路是上海高端品牌密度最高的地区,商圈内集聚了200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国际品牌占比超过70%,全球三大奢侈品集团LVMH集团、历峰集团、开云集团,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集团等纷纷入驻,还有各类时尚品牌汇聚,为品牌企业之间相互赋能发展提供了优渥土壤和良好生态。
事实上,作为全国最早提出“首发经济”概念的城市,上海一直是国际一线品牌首展、首店、旗舰店的首选地。
今年1月至5月,上海新增首店364家,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10家,全国及内地首店63家,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超20%。
数据背后,是上海独有的竞争力。2024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9万亿元,持续领跑全国。这片消费沃土,构筑起上海消费竞争力不可复制的核心基底。近千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与70余家国际消费品牌中国总部在此扎根。其中,静安区南京西路商圈更以超2000个品牌、70%国际品牌占比的“高浓度”生态,成为全球奢侈品风向标。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海升级推出“首发上海3.0版”,在全国首创“白名单+差异化合格评定”通关模式,试点启动以来成效显著,已有14家跨国品牌中国总部20个消费品品牌申请进入“白名单”,包括2万多款全球/区域首发新品,预计单票货物平均通关效率提升80%以上。真金白银的激励政策同步加码:亚洲及以上级别首店奖励100万元,对高规格首发、首秀、首展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
“‘首发经济’的关键价值在于成为全球时尚的定义者而非跟随者,世界级品牌选择在此首发,汇聚的是全球目光与资源,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续动能与国际化势能。”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主任张伊娜表示。
在其看来,上海实践首发经济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点线链面圈”架构。从单店首发的“点”,延伸出文化体验、消费转化的“线”,驱动产业“链”向服务化、体验化、融合化升级,激活南京西路商圈乃至城市商业生态协同的一“面”,构筑起上海作为全球消费潮流策源地与创新示范高地的国际影响力辐射“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