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静安推34项举措,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6月11日,上海静安区召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部署了《静安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并举行2025年重点民营企业项目签约仪式。当天,新智科技、中图半导体、康存数据、豌豆信息、京东壹零壹家居、卓远方德半导体、喜大网络、万生华态等8个来自具身智能、区块链、新零售、半导体、超高清视听等重点领域的民营企业项目签约落地。“苏河湾民营经济会客厅”在现场揭牌。
据统计,2024年静安民营经济实现税收占全区税收的近30%;截至2024年底,全区民营主体占全区总量的近85%。进入全区营收200强的民营企业有46家,占了近四分之一。“当前,静安正处于谋划‘十五五’新发展、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静安区委书记钟晓咏在会上强调。民营企业也是静安创新的主力军。截至2024年底,静安区高新技术企业560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近80%;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3家,民营企业占比达85%;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民营企业占比75%。
随着国家、上海市重大科创产业集聚区的相继落地,静安民营经济的创新能级不断提升。“数通链谷”国家区块链应用示范区建设一年多来,企业数量增长幅度超300%,其中既有万向、华为、蚂蚁链等头部民营企业,也有信医科技、左岸芯慧等民营中坚力量;“视听静界”上海超高清产业集聚区揭牌半年多来,喜马拉雅、万生华态等民营龙头企业相继落地;今年5月,“美创静界”皮肤健康管理创新中心正式启动,静安区联手欧莱雅中国、华山医院、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构建“政府+医疗科研机构+孵化公司”创新生态,打造了国有、外资、民营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板。
记者注意到,此次《静安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主要推进六大方面34项重点举措。其中既有落实全国统一的制度性安排和政策导向,如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等,也有落实上海部署的全市任务,如全面推行“风险+信用”分级分类检查制度等,旨在助力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还有11项是静安区提出的特色举措,如鼓励民营企业开展高质量并购重组,加快“区块链+金融”创新应用;打造“苏河湾民营经济会客厅”,加快市北高新“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建设等,力争更好发挥静安的禀赋优势,培育未来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