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涵盖美妆经济全产业链,培育千亿元级皮肤健康产业集群 “美创静界”启动,美丽经济再发力
从概念设计到载体落地仅用26天,一期近万平方米的研发孵化核心区昨起投入运营。中心城区静安,美丽经济再发力。
继静安区与欧莱雅集团、凯辉基金创设美妆产业基金,探索外资链主企业与科技初创企业的化学反应后,“美创静界”皮肤健康管理创新中心昨天在大宁功能区启动。依托“政府+医疗科研机构+孵化公司”搭建紧密联动平台,一条涵盖美妆巨头链主、基金资金投入、医院临床转化、首发经济等要素的美妆经济全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培育千亿元级皮肤健康产业集群。
“过去短短一个月,这个激动人心的想法就成为现实。”欧莱雅集团北亚区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博万尚很感慨。“一花独放不是春”,企业希望共创“美丽”,携手静安区以及华山医院、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等合作伙伴,缩短创新从研发到市场的距离,共同赋能中国美妆生态圈的发展。
未来,二、三期将在静安区内持续扩展生态空间,总规模预计将达5万至10万平方米,构建“美妆+”多元融合的产业矩阵,为企业构建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将静安打造成为全球美妆产业技术策源地、产品发布地和人才汇聚地。
呼朋引伴打造“研发-转化-市场”一体化
当天,华山医院、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签约入驻,将助力建设公共实验室和皮肤健康评价研究中心,并在设备技术、临床数据等方面给予指导与支持。华山医院还带来一名“小伙伴”,是一家护肤领域的初创企业,名为“森特维生物医学”,成立仅18个月。双方已经在皮肤健康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共同研发类脂质包裹体系在婴幼儿皮肤屏障功能修复中的应用。
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吴文育在临床诊疗中发现痛点:婴童的湿疹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市场上能保护皮肤屏障的产品很少。
医院有临床资源和科研技术,企业也有生产能力和市场渠道。“合作可以加速研发过程,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同时提高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此外,合作还能促进知识交流,比如医院的研究人员可以更了解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企业也能接触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吴文育说。
森特维生物医学总经理傅勤介绍,眼下已经从成果变产品,产品变商品。该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成功应用于“保贝一千”婴童护肤系列,产品经临床验证,其保湿效果优于胎脂,相关成果转化金额已突破500万元。
“组合拳”打破梗阻
静安区的美丽经济有基础。一方面,静安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全球生物医药前50强企业,有三分之一落户静安。另一方面,总部型、研发类高附加值美妆产业链环节入驻静安,一批科技美妆研发主体纷至沓来,如逸仙电商全球研发中心、娇韵诗首个海外实验室等,打造美妆经济全产业链生态。这种创新浓度吸引着全球要素:连续6年举办的上海国际美妆节,在美妆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力,培育了不少国货爆品,静安区正从“新品秀场”升级为“技术源场”。
但产医融合的生态闭环依旧存在梗阻。业内人士透露:产医融合的困境本质上是医疗公益属性与产业商业逻辑的碰撞,破局需重构价值分配体系,比如通过数据资产化明确医疗数据产权归属,借助中试平台降低技术转化风险,搭建共创平台培养既懂临床医学又熟悉产业化的复合型人才。当医院从知识生产者转型为价值共创者,企业从技术购买方升级为生态共建方,才能真正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静安区相关负责人说,“美创静界”的启动,将进一步打通医产融合路径,建立具有概念验证及成果转化职能的创新性功能平台,打造加速皮肤健康产业集聚的“核爆点”。